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18 14:48:30

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答疑精选(10)

 1.女性,24岁,10天前受凉后发热39℃,右胸痛,查体右胸第三肋间以下叩浊,胸腔积液比重1.020,蛋白31g/L,李凡他试验(+),RBC 6×109/L,WBC 530×106/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球菌肺炎
  B.葡萄球菌肺炎 中?华 考?试 网
  C.结核性胸膜炎
  D.脓胸
  E.胸膜肿瘤
  【参考答案】C
  【解析】
  临床上不同的病历所表现出来的临床表现不一样,不一定只有低热才能诊断肺结核。我们做题时要综合进行考虑。此题主要是靠胸腔积液来进行诊断,体温的因素可以排除。
  题干提示右胸第三肋间以下叩浊提示大量胸水,一般肺炎产生大量胸水的比较少见,而且胸水中白细胞应该明显增高,故不首先考虑肺炎。
  请注意这里的白细胞指的是胸水中的白细胞,而不是血中的,典型的脓胸,其感染表现很重,胸腔积液的白细胞数更高。故不选D。
  胸腔积液比重1.020,蛋白31g/L,李凡他试验(+),WBC 530×106/L均提示患者考虑是渗出性胸水,结合患者是年轻女性,大量胸水渗出性,首先考虑结核性的可能。一般肺炎产生大量胸水的比较少见,典型的脓胸,其感染表现很重,胸腔积液的白细胞数更高,胸膜肿瘤多为转移性,多有原发病灶。
  2.慢性肝病患者,普查发现甲胎蛋白3次阳性,肝功能正常,肝区触诊无异常,诊断为早期肝癌。下列哪项检查对定位最有帮助
  A.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B.放射性核素扫描
  C.超声波断层扫描
  D.X线断层扫描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A.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小肝癌的最佳方法,因是有创性检查,故适用于CT和B超无阳性发现的患者。
  B.放射性核素扫描:在鉴别诊断方面优于CT。
  C.超声波断层扫描:一般可查出>2cm的肿瘤。
  D.X线断层扫描:是补充超声,估计病变范围的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技术。一般可查出>2cm的肿瘤,结合造影剂可查出>1cm的肿瘤。
  E.以上都不是。
          
  3.男,55岁,走路不稳3年,检查发现表情淡漠,行走呈慌张步态,手指有细小节律性震颤,睡眠时消失。下列哪项阳性症状最可能在检查中发现
  A.齿轮样强直和写字过小症
  B.齿轮样强直和写字过大症
  C.肌张力和肌力下降
  D.折刀样强直和写字过小症
  E.折刀样强直和写字过大症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首先考虑帕金森病。该病主要有四大表现:静止性震颤、齿轮样强直、少动和姿势平衡障碍。由于肌张力增高和少动,写字时出现小写症。虽然患者运动障碍明显,但是不会引起瘫痪。而折刀样强直是锥体束损害的表现。故本题选择答案为A。
  【考点】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
  PD多于60岁以后发病,起病隐袭,缓慢发展,逐渐加剧。主要表现有:
  1.震颤
  常为首发症状,多由一侧上肢远端(手指)开始,逐渐累及同侧下肢、扩展到对侧肢体,下颌、口唇、舌及头部通常最后受累。典型表现是静止性震颤,拇指与屈曲的示指间呈“搓丸样”动作,安静或休息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少数患者,尤其是70岁以上发病者可不出现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
  2.肌强直
  表现为屈肌和伸肌同时受累,被动运动关节时始终保持增高的阻力,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部分患者因伴有震颤,检查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感,称为“齿轮样强直”。与锥体束损害出现的“折刀样强直”不同。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下肢之髋及膝关节均略为弯曲。
  3.运动迟缓
  表现为随意动作减少,包括始动困难和运动迟缓;面部表情肌活动减少,常常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呈现“面具脸”;手指作精细动作如扣钮、系鞋带等困难;书写时,字越写越小,呈现“写字过小征”。
  4.姿势步态异常
  站立时呈屈曲体姿,走路时启动困难,呈小步态,步伐逐渐变小变慢,迈步后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上肢的前后摆动减少或完全消失。
  5.其他症状
  自主神经症状较普遍,如皮脂腺分泌亢进所致之脂颜,汗腺分泌亢进之多汗,消化道蠕动障碍引起的顽固性便秘,交感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直立性低血压等。精神症状如认知功能减退、抑郁和视幻觉等,但常不严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答疑精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