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19 17:53:29

2011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痛经辩证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西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
  痛经的发生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与肝肾二脏也有关联。如若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不和,脉络受阻,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此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血行受阻;寒湿之邪客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均可使胞脉不通、胞宫失养而引起痛经。
  [辨证]
  主症: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历时数小时,甚者2-3天。痛重者面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或伴有悉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
  兼见腹痛多在经前或经期剧烈,拒按,经色紫红或紫黑,夹有血块,血下痛减,为实证。伴经前乳房胀痛,舌有瘀斑,脉细弦者,为气滞血瘀;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紫黑有块,苔白腻,脉沉紧者,为寒湿凝滞。
  兼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少腹柔软喜按,月经色淡,量少,属虚证。伴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无力,头晕眼花,心悸,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者,为气血不足;伴腰膝酸软,夜寐不宁,头晕耳鸣,目糊,舌红少苔,脉细者,为肝肾不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痛经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