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19 17:54:16

2012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甲型肝炎病毒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HAV):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直径约27nm~28nm的球形颗粒,由32个壳微粒组成对称20面体对称核衣壳,内含线型单股正链RNA病毒。HAV具有4个主要多肽,即VP1、VP2、VP3、VP4,其中VP1与VP3为构成病毒壳蛋白的主要抗原多肽,诱生中和抗体。
  HAV稳定性超过了所有已知的小RNA病毒。HAV在体外抵抗力较强,在-20℃条件下保存数年,其传染性不变。对热表现为部分耐受,在60℃10~12h后仍然具有感染性,加热煮沸(100℃)5分钟或干热160℃20分钟可以完全灭活HAV.对紫外线照射敏感,按照照射条件不同在1~5分钟内完全灭活;对PH变化不敏感,在PH2~10之间稳定。对乙醚和氯仿耐受。氯1mg/L30分钟或甲醛(1:4000)37℃72小时均可使之灭活。
  实验动物中猴与黑猩猩均易感,且可传代。体外细胞培养已成功,体外培养细胞多采用人二倍体细胞如2BS细胞和MRC-5细胞,及动物的原代或传代细胞如非洲绿猴肾细胞、人肝传代细胞、胎恒河猴肾细胞。在细胞培养中HAV不引起细胞病变,也不导致宿主细胞的溶解和死亡。
  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各病毒株在基因结构上虽略有差别,但无显著不同,目前仅检测到一种抗原抗体系统。HAV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粪便及肝胞浆中。感染后血清中抗-HAVIgM抗体很快出现,在2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可持续2~4个月,是HAV近期感染的血清学证据;抗-HAVIgG抗体产生较晚,在恢复期达高峰,可持久存在,具有保护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甲型肝炎病毒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