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19 20:47:23

2012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影响含糖食物致龋作用的因素

糖的致龋力大小与以下多种因素相关:
1.食糖量与龋病发病的关系
食糖消耗与龋病的流行呈正相关关系,高糖消耗组具有高的龋病流行犁。与此相反,食糖消耗量低的人群龋病的流行率亦低,而无龋人数增加。这说明,食糖量愈多,患龋的情况愈严重,有力地证实糖有显著致龋作用的观点。
2.糖的种类
很多学者已对各种常见糖的致龋力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结果认为各种糖由于分子量和化学结构的不同,产酸能力也不同。动物试验研究发现:各种碳水化合物中,蔗糖致平滑面龋的能力最强。在活体使用变形链球菌感染动物时更是这样。菌斑中很多细菌可以代谢蔗糖,其中变形链球菌代谢蔗糖能力最强。目前根据各种糖使菌斑产酸多少及pH下降程度确立它们的致龋性,排序如下: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糖>木糖醇。山梨糖和木糖醇基本上不能被致龋菌利用产酸,故常作为防龋的甜味替代剂。
3.进食频率
进食糖的频率与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摄糖频率高。可以持续地为口腔微生物提供代谢的底物和能量,长时间保持菌斑低pH的酸性环境。有研究表明,对儿童餐间、睡前加甜食食都会显著地增加龋病的严重程度。
4.含糖食物的物理性状和摄人方式
含糖食物的硬度、粗细度、黏稠度等物理性状与其在口腔中的溶解、停留的时间和在牙面上的黏附情况有密切关系。凡是精细的、黏稠的含糖食物致龋力大。经胃管导入含糖食物不产生龋齿,只有食物经口摄人才能致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影响含糖食物致龋作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