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因果联系的判断标准
在排除虚假的联系及间接的联系后,有联系的因素才有可能是因果联系。判断两因素之间是因果联系还必须符合下列几项标准。(一)时间顺序
“因”一定先于“果”,此条在判定病因中是必需的。如某可疑病因确实作用于某病发生之后,则可以否定其为该病的病因。此点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比较容易判定,而在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则常常难于判断。因为,此时是在同时衡量可能的病因与结果,难于判定孰先孰后。更加上,疾病发生后有些病人改变了其生活习惯(如吸烟与心肌梗死、口味嗜咸与高血压)。当病因是一个有不同水平的暴露因素时,只有达到足够水平的暴露才会发生疾病。多次、不同地点测定可以加强此证据。
(二)联系的合理性
如果这种联系与其他知识相符合,则为因果联系的可能性就大些。实验室实验发现此暴露因素作用后可引起同样结果,则此暴露因素很可能与结果存在因果联系。但是,一时尚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也可能是相关学科知识尚未发展到一定水平,当进一步发展后可能是合理的。
(三)联系的一致性
多次研究得到同样结果叫一致性。若干研究者应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得到相同结果,则更支持其为因果联系的可能。因为,许多研究者犯了同样错误,出现同样偏倚的可能性不大。在研究吸烟与肺癌的联系时,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方法,在男人、女人、医生、其他职业人群观察,都得到吸烟与肺癌有联系的结果。这种高度的一致性非常支持这种联系是因果联系。
(四)联系的强度
有某因素组(暴露组)与无某因素组(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RR)愈大,说明该因素与该病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愈大。而弱的联系可能受混杂及偏倚的影响。
(五)剂量反应关系
随着暴露剂量增高(或减低)或时间延长(或缩短)而联系强度(或发病率、患病率)也随之升高(或降低),叫作有剂量反应关系。在无偏倚的研究中发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则强有力地支持因果联系。吸烟与肺癌则有明显的剂量反应,随着吸烟量增多,OR值显著增加(表7-3)。随着被动吸烟时间延长,其OR值也明显增加。
(六)可逆转性
去掉可能的暴露因素后,如果疾病发生即减少,则二者更可能是因果联系。如戒烟后肺癌死亡率即下降。
高血压病人减少食盐摄入量(每日摄入5g)后,血压下降(以收缩压明显),恢复平时盐摄入量(每日10g左右),血压值又回升。
有的病的病因很快引起不能逆转的变化,不管是否继续暴露(如HIV感染),也不能出现逆转。此种情况下,不能以没有逆转而否定其因果联系。
(七)研究设计
各种研究设计对于证实病因的能力,是个很重要的要考虑的问题。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可得到最好的证据。但是在病因研究中少用实验性研究,而主要是用观察性研究。在观察性研究中队列研究可将偏倚控制在最低,但此法应用也较少。最常用的是病例对照研究,但此法易有偏倚。良好设计的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对联系的因果关系可以提供证据。常常在没有其他类型研究数据可用情况下,不得不依此法而做出判断。横断面研究由于不能提供时间顺序,在因果联系研究上用处较少。生态学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上可信度最低。但有时只能用生态学研究(如饮水含氟量、大气污染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