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0 22:35:43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
  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本病系由脑动脉在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脑组织缺血、软化,出现病变区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一)常见病因
  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如合并糖尿病则更增加了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二)临床类型
  1.完全型卒中
  瘫痪完全,6小时内症状发展到高峰
  2.进展型卒中
  瘫痪在48小时可逐渐加重
  3.缓慢进展型卒中
  症状持续进展达2周以上
  4.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
  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轻,持续24小时以上,最长3周内恢复
  (三)临床表现
  1.一般特点
  (1)年龄:中、老年多见
  (2)病史: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TIA
  (3)前驱症状:病前1~3天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等脑缺血症状
  (4)起病方式:安静状态,症状1~3天内可加重
  (5)意识:多清楚,偏瘫、失语较明显
  2.局部症状:视血栓形成的部位而定,常发生于大脑中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
  (1)颈内动脉主干闭塞:
  病灶同侧眼失明+对侧偏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主侧半球受累);同侧Homer征;同侧颈内动脉闻及血管杂音。
  (2)大脑中动脉闭塞
  ①主干闭塞:对侧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主侧半球受累);
  ②皮层支闭塞:对侧偏瘫(面及上肢瘫>下肢);
  ③深穿支闭塞:对侧三偏征(偏瘫明显,感觉障碍轻)。
  (3)大脑前动脉闭塞:
  对侧下肢运动、感觉障碍,排尿障碍,精神障碍
  椎基底动脉系统
  (1)主干闭塞:
  脑干广泛梗死,出现四肢瘫、球麻痹、意识障碍,常常死亡。
  (2)脑干综合征
  交叉性瘫及感觉障碍;眩晕、呕吐、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小脑性共济失调;同侧Homer征
  (3)闭锁综合征:
  脑桥基底动脉闭塞,病人表现为意识清楚、四肢瘫、双侧面瘫、球麻痹,只能以眼球的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
  (四)诊断标准
  1.中老年病人,脑动脉硬化伴/不伴高血压或合并糖尿病
  2.安静状态起病,偏瘫、失语、意识多清楚
  3.脑脊液多正常,头颅CT24~72小时后可见明显低密度灶。
  (五)鉴别诊断
  1.脑出血:发病更急,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及意识障碍,血压增高明显。大面积脑梗死与脑出血,轻症脑出血与脑血栓临床不易鉴别,需CT检查。
  2.脑拴塞:发病急骤,缺血范围较广,多有心脏病史,尤其是有房颤者
  (六)急性期治疗方法
  1.早期溶栓:发病6小时内,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则进行溶栓治疗(动脉或静脉)
  2.抗凝治疗:如不符合溶栓治疗可行抗凝治疗,用低分子肝素、降纤酶、抗血小板聚集剂、钙离子通道阻止剂等
  3.颅内压增高时可使用脱水剂。同时给予一般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脑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