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0 22:59:08

2011年外科手术指导:小夹板固定技术的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外敷药:骨折用手法复位后,在骨折部敷好消肿膏。敷药范围要大一些,尤其在关节附近的骨折,应包括关节远端部分肢体在内,而后用绷带松松地缠绕2—3.
  2.放置压力垫:将选好的压力垫,准确地放在肢体的适当部位,用胶布固定;放夹板:按各个骨折的具体要求,依次放好夹板,由助手托住加以固定。
  3.捆绑布带:共捆四道。先捆中间两道,后捆近、远两端。各捆两周,打活结固定。捆绑时两手用力要均匀。
  使用方法
  一、肱骨干短斜形骨折,伴有成角移位,复位后用小夹板和压力垫纠正、固定。
  二、尺、桡骨骨折复 位后,可将分骨压力垫放在骨折部位的掌、背两侧骨间筋膜处,使骨间筋膜张开并保持紧张,防止骨折端出现靠拢移位。小夹板固定后,前臂放于旋前旋后中间位。
  三、桡骨远端骨折,远侧骨折端向桡侧和背侧移位。复位后,用压力垫和小夹板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 小夹板固定后,前臂放于旋前旋后中间位。
  四、胫、腓骨骨折移位整复后,用压力垫和小夹板固定,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
  五、踝关节外翻性扭伤引起双踝骨折伴有移位时,经过压力垫和小夹板固定,可以矫正移位,并维持骨折端的对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外科手术指导:小夹板固定技术的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