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7 14:54:57

2012年国际商务师理论实务:国际分工的几个阶段

  (一)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近代国际分工的萌芽
  在资本主义以前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生产很不发达。虽然当时也存在着一些国际贸易,但总的来说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国际分工。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促使欧洲一些国家的手工业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同时也为近代国际分工提供了地理条件和准备了国际市场。当时的欧洲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在他们所能到达的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掠夺和贸易,在殖民地发展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面对国外市场的专业化生产,建立种植棉花、烟草、甘蔗等农作物的庄园,开发矿山,生产金银,并把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和金银运回本国,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最初的分工形式。但是,由于当时产业革命尚未发生,自然经济在各国仍占统治地位,当时的那种国际分工和交换与整个社会生产相比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明显带有地域分工的性质。因此,我们可以把地理大发现后出现的那种国际专业化生产看作是近代国际分工的萌芽。
  (二)18世纪产业革命使近代国际分工形成
  18世纪后半叶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力获得空前的发展。蒸汽机、纺纱机、织布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了机器大工业,于是以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开始崩溃。机器大工业使社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原先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孤立性开始消失,各国开始被纳入到国际分工的轨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劳动分工的伟大成就开始于机器发明后的英国……由于机器和蒸汽机的运用,分工已经具有了这样的规模,以致大工业与国土无关,只有依靠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⑾
  大机器工业巨大的生产能力产生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大量生产出来的商品很快会使国内市场饱和,因此迅速扩大的生产能力需要不断扩大的销售市场与之相匹配;另一方面,大机器工业又引起了对生产原料的大量需求,要求开辟新的廉价的原料来源。大机器工业生产出来的价廉物美的商品,高效率的新的运输工具和方法,成为资产阶级征服外国市场的有力武器。打破了一切落后国家闭关锁国的企图,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的国外销售市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国外原料来源地。由于英国最早完成了产业革命,当时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是最具代表性的。当时的印度已成为向英国提供棉花、羊毛、亚麻、黄麻、兰靛的地方;澳大利亚则成为专门为英国生产羊毛的殖民地。英国生产的棉纱、棉布、毛呢则行销世界各地。原来在一国范围内的城市与农村的分工,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分工,现在逐渐变成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⑿这是一种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对立下的“垂直式”的国际分工。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这种国际分工剥削世界农村,积聚了大量财富。当时的英国作为“世界的工厂”,它所生产的钢铁、煤炭、机器、纺织品均在世界上占有极大的比重;它的商船队几乎垄断了当时世界的航运;它的工业产品畅销全球。而其殖民地、附属国则成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专门向它提供原料、农产品的基地。这是一种资本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地区进行侵略、掠夺、剥削结合在一起的不平等的国际分工。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是进行农业的生产区域,以便把另一部分变为主要是进行工业的生产区域。”
  (三)19世纪末的垄断资本主义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开始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开始进入帝国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得到发展。在英国产业革命的带动下,西欧、北美的一系列国家在19世纪中期也纷纷开始了产业革命。德国、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在19世纪中期开始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蒸汽机,并开始掀起修筑铁路的高潮。轮船在海上开始逐渐取代帆船,电报的运用极大地便利了贸易。于是,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运输费用的下降,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卷入到现代国际分工体系中来。在没有铁路的时代,除了沿河、沿海的城镇和地区以外,各大陆内地的产品由于昂贵的运费很难销到海外。在铁路网建设起来以来,低廉的运费使内地的产品和沿河、沿海的港口联系起来,进口的产品也比较容易到内地销售。可以说,正是铁路、轮船、电报等的发展,才有可能使各国的国内市场汇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的工业技术革命,使这些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进一步得到加强。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精密仪器等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产生了。各个资本主义强国分别在一个或几个工业部门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比如,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在化学工业及电器、精密仪器等方面比较领先。而英国在钢铁、机械等部门保持领先地位。于是在这些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开始发展成一种“水平式”的国际分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这种“水平式”的国际分工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的资本主义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垄断组织,并通过资本输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强制手段和资本输出,使亚、非、拉国家成为片面发展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出口的典型殖民地“单一经济”。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它们的收入状况高度依赖这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行情。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分工进一步深化,殖民地半殖民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性进一步加强了。同时,发达资本主义之间的水平分工开始得到发展,各个发达国家在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上各自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它们出口自己具有优势的工业产品,形成一种彼此依赖的国际分工格局。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分工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增长,而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又比较有利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世界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际分工在这种形势下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迅速,并在现代国际分工中居主导地位。在战前的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居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居次要地位。在战前的1938年,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总值的39.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49%,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占12.5%.而1980年,上述几种类型的国际贸易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3%,39%和8%.可见,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在战后已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战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大量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资金和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的企业能够不依赖外部条件单独进行这么多耗资巨大的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这样就迫使发达国家之间在研究与开发项目上进行国际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发达国家会各自在某些工业部门里具有领先地位,从而使发达国家的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得到发展。
  其次,战后发达国家之间除了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还发展了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由于技术的发展,一个工业部门的内部分工变得更为精细,因而发达国家的某一工业部门的生产也需通过国际分工来进行。某国生产的工业品,如汽车、造船、机械等装上外国生产的零部件是十分普遍的现象。部门内的分工还表现在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某些同类产品,如一个国家可能既出口汽车、电器、服装,又进口这些产品。这是因为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差异化得到发展。比如,汽车刚发明时其规格型号是比较简单的,但现在已有无数种规格型号。即使同一档次的汽车还有外观、商标上的差别,因此一个国家不可能满足国内市场所有种类的汽车的需求。同时这些产品生产上的规模经济效应,也会使一些国家着重发展某些规格型号的汽车,而另一些国家发展其他一些规格型号的汽车,它们都是为了满足世界市场的需求,因而都能以较大的规模去生产,取得规模经济的效果。
  再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也有了变化。战后大批殖民地国家独立,他们要求在经济上摆脱对单一经济的依赖,发展民族工业,因此,传统的垂直分工开始削弱。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自己的民族制造业,逐步完成本国的工业化过程,最终使本国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取得平等的地位。战后的世界经济表明,有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工工业化过程中取得了成功,如韩国、墨西哥、巴西等,以致于有人把它们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但是从总体上看,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尚未完成工业化过程。
  最后,战后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虽然已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但当时的苏联基本上没有参加国际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力,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参加了国际分工,只是在开始的时候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在彼此之间开展分工。我国粉碎“四人帮”之后,纠正了“左”的错误倾向,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实行改革开放,广泛而深入地参加国际分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维护本国的独立、主权的前提下可以积极地参加国际分工,并从这种国际分工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国际分工并不一定出现一方得益,另一方受损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各方都得益的“双赢”的格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国际商务师理论实务:国际分工的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