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2 10:44:33

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对大便的观察及排便异常的护理

  一、对大便的观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量
  正常粪便的多少与食物有关,素食者量较多,食肉及蛋白质者量较少。当胰腺疾病造成脂肪下痢的情况时,粪便中脂肪很多,致使粪量增加。
  (二)形状与坚度
  粪便的坚度有硬、软、稀及水样四种:形状有成形与不成形等区别。正常者,粪便柔软、成形;便秘时如栗子样;直肠、肛门狭窄或部分肠梗阻时、粪便常呈扁条或带状。
  (三)颜色
  正常粪便因含胆色素,呈黄褐色,或因摄入食物及药物不同而发生变化。黄色粪便与摄入牛奶、谷物或药物大黄有关;绿色粪便与摄人蔬菜有关。灰白色或陶土色常在钡剂检查后或患阻塞性黄疽时出现;酱色或柏油色常见于摄入咖啡、血、铁剂、及中药地榆。藕节炭等药物后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后;鲜红色的血便常见于肠下段出血,如痔疮、肛裂、肠息肉或肠癌等。
  (四)气味
  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经细菌分解发酵面产生,并与食物种类和肠道疾病有关。特殊腐臭味便常见于坏死性肠炎、直肠溃疡、肠癌等。
  (五)粘液和脓
  正常粪便含有极少量混匀的粘液。大量的粘液则常见于肠道炎症,兼有血液者常见于痢疾,肠套叠等,脓则常见于痢疾、肛门周围脓疡,及直肠癌等。
  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及粪便内有寄生虫时,应立即留标本送检,并报告医生。
  二、肠活动异常的护理
  (一)腹泻病人的护理
  腹泻是由于肠蠕动增强,致使大便增多、稀薄呈粘液水样,或带脓血等,严重腹泻可造成大量胃肠分泌液损失,产生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紊乱,护士应观察、记录大便性质、颜色及次数并报告医生。保留标本送常规检查或培养。
  一般腹泻,应卧床休息,鼓励饮水,宜用流质或半流质等少渣食物,重者禁食。肛门周围皮肤常因粪便刺激发生炎症,故每次使后应用软纸揩拭,温水洗净,或涂以四因素软膏或紫草油,采用针刺足三里、天枢、气海或作穴位封闭。出现脱水症状时按医嘱补液。疑为传染性疾病时,按隔离病人护理。
  (二)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大便失禁,即病人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排便不受病人意志支配。可使病人卧于有孔的病床,密切观察皮肤变化,随时擦洗臀部并涂油保护,防止发生褥疮。
  (三)便秘病人的护理
  便秘是由于病人缺少活动,肠蠕动减弱,食物中缺少水份及粗纤维、生活无规律等而引起的大便干燥、坚硬和排便不畅。故预防便秘的方法是使生活有规律,按时排便,及时授予便器。不习惯在床上排便者,应在病情许可下协助下床排便,准备舒适的坐位。并给予足够水份,选食纤维丰富的蔬菜与水果等食物。也可采用针刺,药物,灌肠及简易通便法治疗。
  (四)肠麻痹病人的护理
  肠麻痹是由于肠壁肌肉完全丧失运动功能而处于瘫痪状态,以至完全不能排便与排气。此类病人应禁食,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及用高渗盐水灌肠(腹膜炎病人思行灌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对大便的观察及排便异常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