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14:24:05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使命管理商业领导力的基石

  每个伟大的企业都有一个超越赚钱的目的。
  企业家要想赢得成功,必须成为有效的商业领导者。这里面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让公司上上下下了解企业经营的目的和所做工作的意义。企业本身就是商业组织,经济目的是其重要的特性。但是如果要带领一个企业持续取得成功,仅仅让员工知道赚钱是远远不够的。吉姆。柯林斯在他的著作《基业长青》中谈到:“每个伟大的企业都有一个超越赚钱的目的。迪斯尼是让人们快乐,惠普是做出技术贡献,而通用电气则是为世界培养CEO.”这个超越赚钱的目的就是“使命”。
  何谓使命。
  人要想活得清楚、活得明白,就会不断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追问:我是谁?我活着为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企业和人一样,也会不断追寻、思考并回答类似的问题。在思考和解答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一整套的生存理念,定位自身的使命就是其中之一。
  使命所阐述的是一个企业存在的根本意义和贡献价值,是这个企业对他的客户和社会做出的承诺,承诺在其所界定的业务范围内,为客户贡献独特的价值。
  使命使得企业的旗帜能够高高飘扬。早在1950年,美国默克制药公司(Merck)总裁乔治。默克就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这段话是一直以来全球默克员工的行为基准,员工们会经常反复地听到这段话,因为他们坚信这个信念不能被遗忘。这个信念诠释了默克是谁,全体默克人在做什么。最终,默克的企业使命陈述为“我们的工作是保留和改进人类的生活。我们的一切行动必须以能否成功达到此目标来衡量。”——默克的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类的生活”,以“保留和改进”的方式贡献价值,并特别强调公司以“成功达到此目标”为衡量一切努力的准则。一个好的“使命”会得到员工的认同,也会得到合作伙伴与客户的认同。
  使命的领导意义。
  每个组织都有它自己的使命,而不论它是否曾明确阐述了这一理念。但明晰企业的使命定位,仍然有其重要的领导意义和价值。
  首先,使命在向世界公告“我们是谁、我们是干什么的”同时,也激励企业中每一位成员为这份承诺做出努力,让认同者肩负起这份责任,赋予了企业员工使命感。
  领导者要是希望自己带领的团队具有使命感,那么第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向全体成员清晰地阐述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以使命达到团队信念的专注和统一。
  其次,使命是企业重大决策的参考背景,为做与不做提供了决策最根本的参考依据。华为在它的《华为基本法》中,就曾明确提出,华为要做最佳网络设备制造者,并且永不进入信息服务领域。在企业持续经营中,“做什么”相对而言还比较容易决定,“不做什么”却更为困难,这需要商业领导者有清醒的头脑,坚守使命承诺,而不是被“机会”牵引着失去方向。深圳有家中日合资企业叫赛格日立,由中方的深圳赛格集团和日方的日立公司共同投资,主要产品是显像管。近年来,因产业变迁,液晶显示器的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显像管产业开始下滑。为此,在2007年双方决定关闭这间公司的生产工厂。但他们的工厂的位置相当好,处在深圳的城市中心区。中方的想法是凭借这一有利资源,全面转向商业地产经营,而这在深圳产业不断升级过程中,有很多的典范涌现,特别是在地产业如此兴旺的当时。但是日立方面却有不同的态度:第一,中方可以自由地选择未来的方向,但如果是进行商业地产的经营,日立方面则不会介入其中;第二,如果进行地产经营,日立则全部退出,并且未来的公司不能再使用“日立”的品牌,“日立”的字样不能出现在未来公司的任何地方。最初得知这一消息时,笔者深感疑惑。亏损时,日立在坚持,做出顽强的努力,而现在赚钱的机会就要来了,反而退出,为的是什么?日立方高管是这样解释的:我们知道商业地产带来盈利的机会更大,但我们更知道日立公司的业务立场,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的成长是机会导向的,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确定使命,实际上就是确定业务边界。使命让一个公司对界限之外的诱惑说“不”。
  第三,使命为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的基点。合作的目的在于发挥合作各方的优势,进而取得整体的优势,合作的前提是各方有明确的定位和独特的价值可以贡献于共同的事业中。因此,各自明白无误的使命定位就成为各方共事的基点。
  第四,使命激励团队成员发挥出卓越表现。组织的目的就在于“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公司也好、个人也好,因肩负了一种责任而变得更努力,人们愿意为有意义的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使命管理商业领导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