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5 21:35:02

2012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农村“空心化”

  “空心村”涌现,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
  【背景链接】
  今日下午,即将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指出,经综合测算与分析表明,在分批推进城镇化情景下,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增地潜力可达约1.14亿亩。
  该研究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团队完成,首次利用高分遥感影像,对山东等地4.6万宗宅基地、6500余农户调查,历时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研究内容】
  报告称,目前我国约有2.3亿农民工。2009年,全国6.22亿城镇人口中,约有1.67亿为农民工。按中国农村高峰人口8.6亿人(1995年),到2020年按城镇化率60%计,届时农村人口将累计减少2.8亿至3亿人。
  经综合测算与评估表明,若按照分批推进城镇化情景,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村人口转移机制、宅基地退出与盘活机制,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可达757.89万公顷,约合1.14亿亩。
  【问题】
  1. 农村宅基地废弃闲置量很大,打谷场、村边林、取土坑塘等村庄附属用地粗放、利用效率极低。
  2. 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数量增长,农村主体老弱化严重。中国东部沿海一些省市,新一轮农村建房的热潮正在兴起,扩大建房、企业兴园建厂,直接导致一些地区“只见新楼,不见新村”。
  【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造成了农村人走房空的现象,大量“空心村”产生。
  近10多年来,城乡关系的巨大变化,我国农村空心化正处于快速上升发展期,外扩内空、人走屋空有加速趋势,还出现了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新房无人住的现象。
  【探索之道】
  首先加强新农村环境保护、耕地保护,打击私自利用耕地建房建厂,保护我国法定耕地面积。
  其次,合理并充分利用农村宅废弃闲置量用地,发展农村经济。利用打谷场、村边林、取土坑塘、废弃工厂等村庄附属用地,鼓励农村参股入股,建厂立舍,发展适宜当地的农村经济,或者由村领导利用公共资金开办农家书屋等服务设施。
  最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推进新农村建设,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村房屋科学规划建设,合理规划新农村企业园区、住宅区、耕地区,从长远考虑发展新农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农村“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