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5 21:35:32

时事热点:热捧“盒饭书记”是监督者的悲哀

  时事热点:热捧“盒饭书记”是监督者的悲哀
  最近,一条《最平民才最美:盒饭书记》的微博引发广泛关注,湖南祁东县委书记曾祥月也因为跟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吃盒饭,瞬间成为网络红人。对此,有网友表示深受感动,也有网友质疑是在作秀。(6月27日 新华社)
  县委书记吃个盒饭,都能够引发公众舆论不小的震动,可见民众对官员们的期待和要求之低。并且,从另一个侧面也丈量出,官民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回归官员的社会属性去审视,他们不过是民众赋权下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吃个盒饭再为正常不过。而书记吃盒饭变得稀奇,恰恰是广大监督者的悲哀。
  当公民监督公权力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甚至被虚置,那么公权力便很容易变成脱缰的野马、出笼的猛虎。正常的权力伦理下,官员等国家公务人员吃食堂、吃盒饭才是常态,因为纳税人并没有责任为他们的大餐支付代价,公共财政主要还是为公共建设和民生福祉埋单。但从国内权力生态来看,公共财政的支配不少时候都是本末倒置的:社保、医疗、教育等公共投入往往可以欠账打折扣,而事关权力群体利益的三公消费、政绩投入很多时候却享有绝对的优先权。
  当公共常识和权力伦理遭到颠覆,那么官员吃盒饭这一再为正常不过的行为也便成了新闻。通过民众的议论,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官员的勤俭朴素,但更应该看到一些官员群体的纸醉金迷。或者说,“盒饭官员”之所以给民众带来这般强烈的新鲜感和冲击力,或正是因为官场生态中的奢靡浪费的现象在民众心中已经成为常态、让人麻木。热捧“盒饭”书记的背后,是民众对权力伦理回归正常轨道的无限渴望。
  当权力把说谎当成习惯的时候,偶尔良心发现说句真话、讲讲常识,便能迎来大片掌声;当官员们将公车出行、高端接待当成习惯的时候,骑个自行车、吃个盒饭,便能换来诸般夸赞……也许,民众还是对这微弱的“正能量”抱有希望,试图通过这些正常人,以委婉的方式唤醒那些迷醉中的权力。但很显然,这种朴素的并不具有约束力的愿望,恐怕很难引起权力的重视,最终只能在一厢情愿中化为虚幻的泡沫,更不用说改变权力的不良习气。
  必须看到,靠夸赞一个“盒饭书记”,靠力挺一个敢说真话的官员,依靠着微弱的“正能量”,是无法改变权力不良习气的。只有民众手中持有足够监督的权利,只有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有政府财政公开透明,迷醉中的权力才能够清醒。当官员吃盒饭、说真话不再是新闻,不再被质疑作秀的时候,公权力才算回归了本性。
  但监督的权利如何拥有,行使的空间在何处?这,或正是造就这种悲哀和无奈的根源。政府要创造条件让民众监督政府,不求把监督空间延伸到多广阔,只求在合理合法监督的路上少点阻碍和壁垒。如此,民众才不会将权力清明的希冀寄托在偶然出现的“盒饭书记”身上。
  热捧“盒饭书记”,折射出的是监督者的悲哀。如果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吃个盒饭都成“最美”了,那么可见,这个社会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降落到了多低的层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事热点:热捧“盒饭书记”是监督者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