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15:40:39

湖南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九)

  第十章 人际交往p306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二、人际交往的条件
  (一)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
  (二)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
  (三)信息接受者要适宜的心理准备。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
  (一)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
  信息源, 信息, 信息渠道, 接受者。
  (二)人际交往的信息沟通模式
  四、人际交往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掌握特点)
  (一)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外露型、内涵型、伪装者。
  (二)按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类: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
  (三)根据对他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把人际关系需求分为三类: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情感的需求。
  (四)根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三种类型:谦让型、进取型、分离型。
  五、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 和行为 等。
  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从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态度可以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和发展;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交往手段。
  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心理因素的不同组合、相互作用,形成人际交往不同的思想基础、动作特征、感情色彩、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1.低层次、低水平人际关系; 2.中等层次、一般水平的人际关系; 3.高层次、高水平的人际关系。
  六、人际交往的意义。
  (一)个体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
  (二)促进个体心理发展。
  (三)有助于形成自我意识。
  (四)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
  第二节 人际认知
  一、什么是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内在特征)。
  二、人际认知的主要内容。
  人际认知包括自我的认知 和对他人的认知。
  (一)自我认知,包括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认知(如健康、胖瘦等)、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认知、对自己社会关系的认知。
  (二)对他人人际的认知,主要对象包括对他人仪表的认知、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人格的认知、对他人人格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等。
  三、人际印象
  (一)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
  1.一致性倾向。
  2.评价的中心性。即评价维度(好—坏)、力量维度(强—弱)、活动维度(积极—消极)。其中,评价是最重要的维度。
  3.核心特性作用。
  (二)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
  (单/空 给概念名词解释 给现象找归属)
  1.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2.近因效应。它是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偏差的产生,客观上是由于最近获得的信息刺激强,给人留下的印象清晰,冲淡了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
  3.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它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面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4.定势效应。它是指当认识他认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按照事物的一定外部联系对他们进行认知和评价。
  5.投射效应。它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加强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6.正性偏差。它是指人们对让人的判断往往具有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
  7.刻板效应。它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先有刻板效应,再有定势效应,先刻板,依据它再定势效应)。如:男生认为女生细心、胆小、娇气,女生则认为男生心粗、胆大、傲气。这都是刻板效应的作用。
  四、人际认知的归因
  (一)什么是归因。
  (空)归因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只有在三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二是负性事件发生时,三是发生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不太肯定的事,
  (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2.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认为,当归因对象是自己时,把成功的结果归因于可控制的原因,如努力会(充满自信0;归因于不可控的原因,如能力、任务难度、运气等原则产生(惊异的)感觉。若把失败的结果归因于可控的原因会感到(内疚);归因于不可控的原因则会感动(无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