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3-2-6 15:44:12

2010年房产估价师《经营与管理》考试分析及重点内容剖析

一、对本门考试的分析
《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相比《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要容易些,但要难于《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从历年考试通过率中能明显看出这一点,尤其是近两年的考试,本门难度明显加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明显增大了计算量、计算难度和复杂程度。
不仅在最后一道大计算题(20分)中加大了计算工作量,还在单选题、多选题,甚至判断题中出小的计算题。尤其是2006年、2008年、2009年考试,计算题所占比重之大、涉及知识点范围之广、涉及题型(四种考试题型均涉及)之全,是历年考试所罕见的。这就要求广大考生一要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和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要重点掌握计算题思路、模式、套路的学习,并且一定要熟练操作,要突出一个“快”字,只有快了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和演算过程;二要能够熟练使用多功能计算器。主要是XY、倒数、累加、累减、方差、标准方差、对数、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计算操作等。
(2)需要记忆的内容更多。
这几年考试内容有向难、偏、怪方面发展的趋势,究其原因,是每年的出题重复覆盖知识点的机率较高,为避免被猜中出题范围,出题者有意出新、出奇、出偏、出难。
全国房地产估价师首次考试是1995年10月,至今已考了13次(其中1997年和2000年停考)。从2002年开始,实行成绩两年滚动有效。据全国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统计,截止到2006年,共有27.8万人次参加考试,3.5万人取得执业资格,近3万人注册执业,大学及以上学历24679人,占全部注册人数的85%,房地产估价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
注:1.1993年和1994年的房地产估价师是通过认定方式产生的,分别认定了140名和206名房地产估价师,自1995年起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方式产生。
2.自2002年起,实行考试成绩两年滚动有效制,即自当年起,考生在连续两个考试年中通过全部四科考试的,即可取得房地产估价师资格证书。
3.据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统计,1995年9月16~17日首次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举行,全国共有16023人报名参加考试,其中2898人通过考试,产生了我国首批经考试取得执业资格的房地产估价师。
二、教材重点内容剖析
教材共分十章,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是:第五章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此章是历年考试中计算题集中出题的地方,也是为第六章、第七章进行技术铺垫和计算准备的章节),第六章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重中之重,是历年考题分值最重的章节),据2003年~2009年考试数据统计,这两章分别占考试总分值的12%和27%,合计占40%左右;需要熟悉的内容是:第一章房地产投资与投资风险,第二章房地产市场与市场运行,这两章合计占20%左右分值;需要了解的内容是:第三章房地产开发程序与管理,第四章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第九章房地产金融与项目融资,第七章风险分析与决策,第十章物业资产管理和第八章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以上是全书大体的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的划分情况。但从历年考题分析,随着每年考试重点区域不断被覆盖和命中,出题人的出题面越来越宽,出题角度越来越广、冷僻边角的内容越来越多,反映了出题者避免被猜中出题范围的心理诉求。尤其是2008年考试,广大考生普遍反映题出的偏难、够冷僻。因此,笔者建议广大考生在学习时,不要拘泥于大纲及参考书中所介绍的重点范围,应全面系统地学习,根本一条就是多读、多看、多思,认真细致、老老实实地把教材吃透吃深,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0年房产估价师《经营与管理》考试分析及重点内容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