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16:43:48

2010年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知识点辅导: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
  1.物流管理的定义和内容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
  (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2.物流系统化
  系统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怎样建立所希望的物流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物流系统就是指在企业活动中的各种物流功能,随着采购、生产、销售活动而发生,使物的流通效率提高的系统。这种系统大致可由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两个系统组成。
  作业系统就是在运输、保管、配送、装卸、包装等作业中,引入各种技术,以求自动化和效率化,同时,使各功能之间能完满地联接起来的系统。信息系统也称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活动中与其他的功能——采购、生产、销售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从订货到发货的信息活动更完满化,从而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物流系统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将商品在适当的交货期内准确地向顾客配送;
  对顾客的订货要尽量满足,不能使商品脱销;
  适当地配置仓库、配送中心,维持商品适当的库存量;
  使运输、装卸、保管等作业自动化;
  维持适当的物流费用;
  使从订货到发货的信息流畅通无阻;
  把销售信息迅速地反馈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营业部门。
  物流系统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大量化
  随着消费的多样化,产品的多品种化,多数顾客往往要求频繁地订货预约,迅速交货。在接受订货的企业中,因为要尽可能地使发货的批量变大,采取最低限额订购制,以期降低成本。
  大型超市、百货店,从制造厂或批发商那里进货,把向各店铺个别交货的商品,由中间区域设置的配送中心集约起来,再大批量地送往各店铺,并按照顾客的订货量,采用减价供货制。
  (2)共同化
  主要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业种的企业中,谋求物流共同化的情况比较多,尤其在大城市,由于交通过密,运输效率大大降低,积极参加共同配送的企业越来越多,各种销售业,面向百货店、大型超市的共同配送的例子举不胜举。不少小规模的企业,也共同出资建立“共同配送中心”,全面地使装卸、保管、运输、信息等物流功能协作化。
  (3)短路化
  过去,很多企业的商品交易过程是按照制造厂—一次批发—二次批发—零售商—消费者的渠道进行的,商品经由的各个阶段都有仓库。现在,销售物流可以不经由中间阶段,而直接把商品从制造厂送至二次批发或零售商,使物流路线缩短减少了商品的移动速度,压缩了库存量。
  (4)自动化
  企业在过去的运输、装卸、配送、保管、包装等物流功能中,引进了各种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在运输等方面,由于运用托盘、集装箱而发展起来的单位载荷制,提高了货物分拣机械化水平的技术;在保管方面,由于高层货架仓库发展为自动化仓库,大大提高了保管的效率。
  (5)信息化
  物流系统中的信息系统是指企业从订货到发货的信息处理结构。在企业活动中,信息是控制生产和销售系统的相结合的物流作业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信息的系统化、效率化是物流系统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性能的提高,以及数据通信技术的进步和通信回路的开放,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提高了,远距离贸易双方的信息交换变得容易起来,有力地推进了物流信息的系统化,实现了从订货到发货的信息处理。
  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观念滞后,加之硬件老化、体制落后,难以形成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模式。虽然近年来有关于物流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颇多,但很少有人将其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卓有成效地在电子商务中开展物流活动。然而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广,传统的物流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型商务活动的需求,如何将传统的物流模式转化为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模式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0年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知识点辅导: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