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3-4-6 14:12:46

2013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内容精讲(11)

⑴河道水流形态的基本分类
①恒定均匀流。非感潮河道,且在平水或枯水期,河道均匀,流动可视为恒定均匀流。基本方程为:
v=C(Ri)?,Q=v·A式中:v—断面平均流速,m/s;C—谢才系数,常用(1/n)R?表示,n为河床糙率;R—水力半径(过水断面积与湿周之比),m;i—水面坡降或底坡;Q—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m2。
②非恒定流河道非恒定流常用一维圣维南方程描述。河道有侧向入流时,基本方程为:中华考试网
B—河道水面宽度,m; —相应于某一高程z断面沿程变化;z—河底高程,m;Sf—沿程摩阻坡度; t—时间;q—单位河长侧向入流;vq—侧向入流流速沿主流方向上的分量,m/s。
⑵设计年最枯时段流量:枯水流量的选择一般分为两种情况:①固定时段选样,每年选样的起止时间是一定的;②浮动时段选样,每年选样的时间是不固定的,适用于推求短时段(如
⑶河流断面流速计算。①实测流量资料多,绘制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由设计流量推求相应的断面平均流速。②实测流量资料较少时,通过水力学公式计算。③用公式计算:
有足够实测资料的计算公式: 经验公式: 式中ν、Q、A意义同上;B—河宽;h—平均水深;α﹑β、γ、Δ—经验参数,由实测资料确定。
⑷河流水体混合是流动水体单元相互掺混的过程,包括:分子扩散、紊动扩散、剪切离散等分散过程及其联合作用。
2.湖泊、水库的环境水文特征
①湖泊、水库的水量平衡关系式:W入=W出+W损±?W
W入—湖(库)的时段来水总量,包括湖库面降水量,水汽凝结量,入湖库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W出—湖(库)的时段内出水量,包括出湖库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与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等;W损—时段内湖(库)的水面蒸发与渗漏等损失总量;?W—时段内湖(库)蓄水量的增减值。
②湖泊、水库的动力特征。湖流:湖、库水在水力坡度力、密度梯度力、风力等作用下产生沿一定方向的流动。按成因,可分为风成流、梯度流、惯性流和混合流。
湖流环状流动可分为水平环流、垂直环流和兰米尔环流(在表层形成的螺旋形流动)。湖水混合:湖、库水混合的方式分为紊动混合(由风力和水力坡度作用产生)和对流混合(由湖水密度差异引起)。
波浪:湖泊中的波浪主要是由风引起的,又称为风浪。波漾:湖、库中水位有节奏的升降变化,称为波漾或定振波。
③水温(较明显的季节性与垂直变化)。容积和水深较小的湖泊,没有温度垂直分层。容积和水深较大的湖泊或水库,水温呈垂向分层。水温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称为温跃层。
湖(库)水温是否分层,比较简单的而常用的是通过湖(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α和β经验性标准来判别。α=年总入流量/湖库总容积;β=一次洪水总量/湖库总容积。当α20,认为湖(库)为混合型。
最简单经验判别法,即以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H>10m时,认为下层水常不受上层影响而保持一定的温度,此种为分层型;反之若H≤10m,湖泊、水库可能是混合型。中华考试网
常用水文特征值的获取方法:收集资料法、实测法和公式计算法。首先应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资料,当资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水文调查和水质调查,特别需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
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期进行,必要时,其他时期可进行补充调查。水文测量的内容与拟采用的EI预测方法密切相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内容精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