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3-4-6 14:13:08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25)

了解地下水量均衡法、地下水溶质运移解析法及其适用条件(新增内容)(导则内容)
1.地下水量均衡法。属于集中参数方法,适用于进行区域或流域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评价。
对于选定的均衡域,在均衡计算期内水量均衡方程:∑Q补-∑Q排-Q开=ΔQ
Q补—地下水各种补给量之和,m3/d;Q排—地下水各种排泄量之和,m3/d;Q开—地下水开采总量,m3/d;ΔQ—均衡域内地下水储存量的变化量。承压含水层:ΔQ =μ*F·ΔH,潜水含水层:ΔQ =μF·ΔH。www.ExamW.CoM
其中,F—均衡域面积,m2;μ*—承压含水层释水系数;μ—潜水含水层给水度;ΔH—均衡期内,均衡域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m。均衡期一般选择5a、10a或20a。各均衡要素的选取应根据评价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2.地下水溶质运移解析法。应用条件:求解复杂的水动力弥散方程定解问题非常困难,实际问题中多靠数值方法求解。但可以用解析解对数值法进行检验和比较,并用解析解去拟合观测资料以求得水动力弥散系数。预测模型:⑴一维稳定流动一维水动力弥散问题。①一维无限长多孔介质柱体,示踪剂瞬时注入方程。②一维半无限长多孔介质柱体,一端为定浓度边界方程。⑵一维稳定流动二维水动力弥散问题。①瞬时注入示踪剂—平面瞬时点源方程。②连续注入示踪剂—平面瞬时点源方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