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3-4-6 14:17:09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辅导6

熟悉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主要包括:①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③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④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水层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⑤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及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⑥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质、水温,开发利用情况;⑦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成井的密度、水井结构、深度以及开采历史);⑧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深度、结构以及成井历史、使用功能;⑨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熟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与分析的主要内容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①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环境问题);②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③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人类工程活动调查(如保护区划分情况等)。
熟悉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对象及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⑴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对象: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生活、农业污染源。调查重点:废水排放口、渗坑、渗井、污水池、排污渠、污灌区、已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固废堆放(填埋)场等。调查要点:①工业或生活污水污染源的调查;②排污渠和已被污染的小型河流、水库的调查;③污水池和污水库的调查;④农业污染源的调查;⑤工业固废堆放(填埋)场的调查;⑥生活污染源的生活垃圾、粪便等的调查。
⑵污染源整理与分析。①按评价中所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对污染源进行等标污染负荷比计算;将累计等标污染负荷比大于70%的污染源(或污染物)定为评价区的主要污染源(或主要污染物);通过等标污染负荷比分析,列表给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因子,并附污染源分布图。转自:考试网 -
②等标污染负荷(Pij)计算公式:Pij = Cij×Qj/C0ij(5-1)式中:Pij—第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i 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m3/a;Cij—第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i 种污染物排放的平均浓度,mg/L;C0ij—第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i 种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mg/L;Qj—第j 个污染源废水的单位时间排放量,m3/a。
③若第j 个污染源共有n 种污染物参与评价,则该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
Pj=ΣPij(i=1~n) (5—2)式中:Pj—第j 个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m3/a。Pij—第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i 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m3/a;
④若评价区共有m个污染源中含有第i 种污染物,则该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
Pi=ΣPij( j=1~m) (5—3)式中:Pi—第i 种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m3/a。Pij—第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i 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m3/a;
⑤若评价区共有m 个污染源,n 种污染物,则评价区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
P=ΣΣPij(i=1~n, j=1~m) (5—4)式中:P—评价区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m3/a。
⑥等标污染负荷比(Kij)计算公式: Kij=Pij/P(5—5)式中:Kij—第j 个污染源中第i 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无量纲;Pij—第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i 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m3/a;P—评价区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m3/a。
Kj=ΣKij=ΣPij/P(i=1~n)(5—6)式中:Kj—评价区第j 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无量纲;Pij—第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i 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m3/a;P—评价区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m3/a。
Ki=ΣKij=ΣPij/P(j=1~m)(5—6)式中: Ki—评价区第i 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无量纲;Pij—第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i 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m3/a;P—评价区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m3/a。
⑦包气带污染分析。对于改、扩建I 类和Ⅲ类CP,应根据CP场地包气带污染调查结果开展包气带水、土壤污染分析,并作为地下水EI预测的基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辅导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