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3-4-6 14:17:11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声环境4

掌握声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⑴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①调查CP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等。②收集评价范围内1:2000~50000地理地形图,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⑵现有敏感目标。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的分布等,并以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CP的关系(如方位、距离、高差等)。⑶声环境功能区划和声环境质量现状。⑷现状声源。CP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超标或噪声值相对较高时,需调查区域内的主要声源的名称、数量、位置、影响的噪声级等。有厂(或场、边)界噪声的改、扩建项目,应说明现有CP厂(或场、边)界噪声的超标、达标情况及超标原因。
2熟悉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
⑴收集资料法、⑵现场调查法、⑶现场测量法。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确定需采用的具体方法。
3掌握不同条件下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原则
⑴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包括厂(或场、边)界和敏感目标。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⑵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声源,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⑶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CP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①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CP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设衰减测点。②当声源为流动线声源,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声级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噪声的验证和计算求得。③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一般布设在主要敏感目标处,测点数量可根据机场飞行量及周围敏感目标情况确定,现有单条、二条或三条跑道的机场可分别布设3~9,9~14或12~18个飞机噪声测点,跑道增多可进一步增加测点。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飞机噪声声级可通过测点飞机噪声声级的验证和计算求得。
4了解声环境现状监测应执行的标准
⑴声环境质量监测:《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⑵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9661;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⑷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测量:《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⑸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⑹铁路边界噪声测量:《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GB14227。
5掌握声环境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⑴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其划分情况,以及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⑵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⑶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⑷给出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声环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