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3-4-6 14:17:15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声环境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T19—2011
1.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1熟悉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与调整
⑴根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永久和临时),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1、2、3级。位于原厂界(或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⑵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的面积或长度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评价工作等级时,原则上应按其中较高的评价工作等级进行评价。改扩建项目的工程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⑶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或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
表6-1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


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



面积≥20km2
或长度≥100km


面积2~20 km2
或长度50~100km


面积≤2 km2
或长度≤50km



特殊生态敏感区


1


1


1



重要生态敏感区


1


2


3



一般区域


2


3


3

1.2掌握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考边界。
1.3掌握生态影响判定依据 中华考试网
⑴国家、行业和地方已颁布的资源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政策、标准、规划和区划等确定的目标、措施与要求。⑵科学研究判定的生态效应或评价项目实际的生态监测、模拟结果。⑶评价项目所在地区及相似区域生态背景值或本底值。⑷已有性质、规模以及区域生态敏感性相似项目的实际生态影响类比。⑸相关领域专家、管理部门及公众的咨询意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声环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