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3-4-6 14:17:25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模拟题19

35.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关于噪声在户外传播过程中的声级衰减,表述正确的是(   A )。
A.噪声频率越高,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越大
B.噪声波长越小,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越小
C.几何发散衰减量与声传播距离及声波频率有关
D.几何发散衰减量与声波波长及频率有关
http://www.examw.com/hj/Files/未命名.jpg
36.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在噪声超标原因分析时,对于通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的路段,还应分析( A   )是否符合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防噪声距离。
A.建设项目与敏感目标间的距离    B.建设项目与交通线路的距离
C.建设项目与工业区的距离    D.建设项目与商业建筑的距离
37.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由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为( A   )。
A.贡献值
B.背景值
C.预测值
D.叠加值
解析:详见110页。
38.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某工程影响生物群落的变化,影响的范围为12km2,物种的多样性锐减55%,其中会使一种珍稀濒危物种消失,此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级别为(   A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解析:详见教材122-123页。此题是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掌握程度出的题。而这道题其实完全不用看其他的条件,只从工程位于风景名胜区即可判断是1级评价工作。因为上课时曾给大家讲过,对于几个特殊情况要记住的。也主是存在敏感区域及存在敏感问题(如珍稀频危物种消失)时,一般按一级评价工作进行。而D提到的4级根本就不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是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模拟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