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3-4-6 14:18:28

2012环评师考试《导则与标准》声环境知识(10)

5.声环境影响评价
5.1熟悉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确定评价标准:根据声源的类别和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等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没有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规定划定声环境功能区。
(2)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
(3)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包括受超标和不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4)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
(5)分析建设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
(6)为了使建设项目的噪声达标,评价必须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评价工程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
(7)提出针对该建设项目的有关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
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
第一,要讲清楚项目建设前后声环境变化,即项目建设前声环境现状,项目建设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重点要评价敏感区或敏感点声环境的变化。
第二,进行四方面的分析,即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备布局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措施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
第三,提出措施和建议,即提出建设项目需要增加的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论证;在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噪声监测和城市规划或区域规划方面提出建议。
5.2熟悉背景值、贡献值、预测值的含义及其应用;
贡献值:由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
背景值:不含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影响的环境声级。
预测值:预测点的贡献值和背景值按能量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声级。
5.3掌握制定噪声防治对策的原则。
(1)工业(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建设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的最大预测值制订,以满足厂界(或场界、边界)界和厂界外敏感目标(或声环境功能区)的达标要求。
(2)交通运输类建设项目(如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项目等)的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建设项目不同代表性时段的噪声影响预测值分期制定,以满足声环境功能区及敏感目标功能要求。其中,铁路建设项目的噪声防治措施还应同时满足铁路边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
(3)噪声防治对策必须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的原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环评师考试《导则与标准》声环境知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