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17:14:55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第十三章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心理咨询师考试,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询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堂管理的基本概念、课堂群体的管理以及课堂纪律的管理。
  知识点梳理
  1.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3.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活动的难易;二是竞赛动机的激发;三是被他人评价的意识;四是注意的干扰。
  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非正式群体是由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管理课堂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5.群体动力的表现
  所有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课堂气氛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①吸引与排斥
  ②合作与竞争
  6.课堂纪律的性质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7.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8.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课堂里往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群体规范、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