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19:30:04

综合法律知识历年真题回顾:第4章

1.(2000,1)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是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进而作用于主体的行为,这体现了法的( )职能和作用。
A.强制
B.社会
C.规范
D.指引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的规范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因此,C项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对各种违法行为施以法律制裁,从而使其具有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带有价值评判的标准,对于人们行为的合法与否具有的评判作用。两者都只是法的规范作用的具体表现,而不能取代法的规范作用,故AD项均不是最合题意的选项。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律具有的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而不是指对具体主体的行为有何影响或作用,因此,B项也不合题意。
【答案】C
2.(2000,2)在我国,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的程序,创制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一般是指( )创制的过程。
A.程序法
B.实体法
C.成文法
D.不成文法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分类。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法,故又称制定法。不成文法是国家机关以一定形式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现为成文的规范性文件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区分的标;隹是法的表现形式的不同。程序法是规定保证实体权利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人们的实体权利义务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权和职责的法律。两者区分的标准是法的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因此,最符合题意的为C项。
【答案】C
3.(2000,3)我国刑法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这项规定属于( )规范。
A.情况性
B.选择性
C.授权性
D.准用性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种类。准用性规范是指不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而是规定必须参照其他规范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其目的在于避免法律条文的重复。情况性规范是指规定完全由法律适用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的法律规范。选择性规范是指列举了若干种方案,允许法律适用机关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案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又称为任选的规范。授权性规范是赋予主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权利的法律规范。因此,四个选项中D项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D
4.(2000,4)由人的行为引起,但在某种法律关系中不与人的意志相联系的事件,称之为( )。
A.绝对事件
B.相对事件
C.必然事件
D.偶然事件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事实的种类。相对事件,是指由人的行为引起的,但对于某种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而言却不与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情况。例如,因凶杀导致某人死亡,从而引起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和婚姻关系的终止,某人的死亡虽然是他人的行为(意志行为)引起的,但其对于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和婚姻关系的终止而言,却只具有事件的意义。因此,B项为最合题意的选项,其余选项均不合题意。
【答案】B
5.(2000,5)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讲,法律关系主体从事脑力劳动所取得的成果属于( )。
A.法律关系客体
B.法律关系客观条件
C.法律关系后果
D.法律事实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客体可以分为:物、行为以及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又称精神财富。包括法律关系主体从事脑力劳动取得的智力成果,如作品、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商标等知识产品,也包括与人身相联系的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所以,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讲,法律关系主体从事脑力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智力成果,是法律关系客体的一种。因此,选项A为正确选项。
【答案】 A
6.(2002,1)下列哪个选项是以法的效力范围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 )。
A.普通法和衡平法
B.国际法和国内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分类。以法的效力范围为标准,可将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是指在效力范围上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即针对一般主体、一般事项,在较长时期内,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有效的法;特别法是指针对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或在特定地域、特定时间有效的法。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区分具有相对性。普通法和衡平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特有的一种法的分类方法,前者是专指英国在11世纪后由王室法院的法官通过判决形式逐渐形成的适用于英格兰全境的一种判例法;后者是指英国在14世纪后对普通法的修正和补充而形成的一种判例法。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区分标准是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根本法和普通法的区分标准是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因此,D项为最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 D
7.(2002,2)《证券法》第l08条规定:“证券交易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股票、公司债券的暂停上市、恢复上市或者终止上市的事务,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制定”,该规定属于( )。
A.情况性规范
B.选择性规范
C.准用性规范
D.委任性规范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种类。委任性规范是指不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而是规定应由某一国家机关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范。情况性规范是指规定完全由法律适用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的法律规范。准用性规范是指不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而是规定必须参照其他规范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其目的在于避免法律条文的重复。选择性规范是指列举了若干种方案,允许法律适用机关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案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又称为任选的规范。因此,四个选项中D项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D
8.(2002,3)把法律规范划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是根据法律规范的( )所作的划分。
A.确定性程度
B.本身性质
C.调整对象
D.构成方式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种类。根据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即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主体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义务性规范是指规定主体必须作出某种积极行为的规范;权义复合性规范是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责任。因此,B项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B
9.(2009,5)规定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原则的职权性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权务复合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真题解析】权义复合性规范是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范。权义复合性规范大多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所以也可以称为职权性规范。职权性规范规定主体只能依法行使权力,而不能选择放弃,否则就是失职,如行政规范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有些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也属于权义复合性规范,如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的教育权和劳动权的规定。权义复合性规范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关主体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做出一定行为,另一方面做出这些行为又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职责或义务。
【答案】C
10.(2002,5)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事件的是( )。
A.甲、乙两单位签订一份技术转让合同
B.丙到某商店购买了一台空调机
C.丁因遇大雨无法履行建筑工程合同
D.戊因小事打架被治安处罚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事实的种类。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实根据其是否和主体的意志相联系,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事件是指法律规定的不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本题中,甲乙两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丙购买空调机、戊打架等作为法律事实,都是行为,唯有丁因遇大雨无法履行建筑工程合同,是丁的意志所无法控制的事件。因此,C项为最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综合法律知识历年真题回顾: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