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19:30:04

综合法律知识历年真题回顾:第2章

1.(2007,5)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的部分或全部免除法律责任属于( )。
A.不诉免责
B.时效免责
C.补救免责
D.议定免责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即通常所说的免责。免责以存在法律责任为前提,是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是由于某些法律的规定,违法者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情况主要有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和立功免责、补救免责、协议或议定免贡。其中的议定免责即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的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这种免责仅适用于民事活动。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2.(2006,1)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自治州条例报( )。
A.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B.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备案后生效
C.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我国的法律渊源,《立法法》关于法律、法规以及自治条例等不同法律渊源的生效要件的规定。《立法法》第6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3.(2006,3)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令予以公布,主席令载明的事项不包括( )。
A.法律的制定机关
B.法律的通过日期
C.法律的实施日期
D.法律的效力范围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的公布。《立法法》第2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第41条规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第52条规定,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载明该法律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法律的公布就是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用一定方式和形式公之于众。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4.(2006,4)国务院对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属广义的( )。
A.司法解释
B.立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政治解释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解释的种类。按照解释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两种。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或者官方解释,是指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的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正式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所谓行政解释就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处理其职权范围内的行政事务时,对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进行的解释。备选项中的政治解释属于干扰项,并不存在这种解释类型。正确答案是C。
【答案】 C
5.(2009,6)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这一分类的划分依据是( )。
A.违法性质和危害的不同
B.承担责任者主观上有无过错
C.行为人身份和名义的不同
D.承担责任内容的不同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责任的划分。依据第6题解析,本题选D。
【答案】D
6.(2006,6)在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立法解释
B.法的废止
C.法的整理
D.法律公布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制定的阶段。法律制定活动可以分为三个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阶段,即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和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又可以称为法律制定的后续阶段。而法律公布则属于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只有在法律已经确立后才涉及对之的完善。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7.(2006,7)下列事项中,可以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先行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
A.犯罪与刑罚
B.司法制度
C.民事基本法律
D.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我国的立法体制及各级机关的立法权限。《立法法》第8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1)国家主权的事项:(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罚;(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6)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7)民事基本制度;(8)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9)诉讼和仲裁制度;(10)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立法法》第9条规定,本法第8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8.(2006,8)下列不同性质的法律中,属于公法的是( )。
A.民法
B.证券法
C.行政法
D.婚姻法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的分类。从一定角度或者根据一定标准可以将法律规范或法律制度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种类。其中公法-5私法这对范畴就是这种分类的结果之一。一般认为,凡是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具有管理与服从的性质,以国家或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或双方的法律,即为公法。如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权和职责的法律。凡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具有平等的性质,以地位平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即为私法。如规定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9.(2006,9)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 )规范。(有改动)
A.授权性、义务性和权义复合性
B.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
C.确定性、准用性和委托性
D.强制性、义务性和任意性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规范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规范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三类。不同类型的规范对于主体的要求不同。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10.(2006,10)我国法律实践中,对法律适用的要求不包括( )。
A.正确
B.及时
C.合理
D.民主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适用。在我国长期的法律实践中,还概括出对法律适用的要求,即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和公正。这些要求与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密切相联系,是这一原则的体现。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综合法律知识历年真题回顾: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