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19:30:04

综合法律知识历年真题回顾:第28章

1.(2008,61)可能属于国家所有,也可能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 )。(有改动)
A.城市市区土地
B.农村土地
C.城市郊区土地
D.宅基地
【真题解析】本题考核的考点是土地所有权益。我国《土地管理法》第8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因此,对于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如被依法没收、征收、征购的为国有。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答案】BC
2.(2008,62)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危险废物( )。
A.鉴别标准
B.鉴别方法
C.识别标志
D.识别方法
【真题解析】本题考核的考点是对危险废物的特别规定。根据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危险废除鉴别标准、鉴别方法和识别标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答案】ABC
3.(2008,63)依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当遵循( )的原则。
A.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经济建设
B.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C.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D.责权利相结合
【真题解析】本题考核的考点是促进科学成果转化的原则。根据我国《促进科学成果转化法》的规定,促进科学成果转化的具体原则包括: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答案】ABC
4.(2007,59)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
A.设计
B.施工
C.验收
D.投产使用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环境保护管理中的“三同时”制度。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答案】 ABD
5.(2007,60)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属于“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有( )。
A.致使幼树死亡1500株以上
B.致使公私财产损失20万元以上
C.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
D.致使基本农田5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解释。2006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下情形属于“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20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2500百株以上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答案】CD
6.(2007,61)甲单位新建一处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必须( )。
A.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
B.执行“三同时”制度
C.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D.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的内容。根据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实施排污许可的,还要申请大气排污许可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答案】BCD
7.(2006,59)下列情形中,(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A.在公海造成污染
B.在我国专属经济区造成污染
C.在公海造成我同毗连区污染
D.在公海造成我国领海污染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可见,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在我国专属经济区发生的环境污染适用本法。在我国领域外,造成我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答案】BCD
8.(2006,60)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 )。
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未利用地
D.耕地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土地按照用途的划分类别。我国《土地管理法》第4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时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答案】ABC
9.(2006,62)下列草原中,( )应当划为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
A.放牧场
B.割草地
C.人工草地
D.草原科研试验基地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基本草原的范围。我国《草原法》第42条规定,国家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下列草原应当规划为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1)重要放牧场;(2)割草地;(3)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草种基地;(4)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5)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6)草原科研、教学试验基地;(7)国务院规定应当化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可见,割草地和草原科研试验基地属于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
【答案】 BD
10.(2005,60)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经过( )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可以适当调整。
A.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
B.村民会议1/2以上成员
C.2/3以上村民代表
D.1/2以上村民代表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承包权。我国《土地管理法》第14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
【答案】A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综合法律知识历年真题回顾:第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