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19:30:04

2012年企业管理知识考点8.2:国际贸易理论

  一、自由贸易理论
  (一)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是全部贸易理论的基础,其以比较利益为支柱。
  1.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标志着自由贸易理论的诞生。斯密在该书中首次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市场机制的基本机理,故被人们称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国富论》也被世人誉为经济学的“圣经”。
  2.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首先以比较优势原理补充与发展了斯密的自由贸易学说,故人们将他同斯密并称为自由贸易学说的奠基人。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则假定各国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即生产函数相同,因而排除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内在动因是国与国之间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而国与国之间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又主要来源于各国的不同生产要素存量的相对差异以及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强度的差异,这些不同要素的供给会影响到特定商品的生产成本。
  (三)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现代自由贸易理论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需求相似理论等五种贸易理论。
  二、保护贸易理论
  (一)幼稚产业保护论
  幼稚产业保护论认为,政府应通过设置适度关税来限制同类产品的进入,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
  (二)保护就业论
  保护就业论认为,维护本国国民的利益,必须要对进口商品设置各种限制,使其对国内就业的冲击降到最低。
  (三)国际收支平衡论
  保护性贸易政策的主旨在于限制进口,因为进口的减少会缓解外汇支付的压力,这有助于该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恢复。
  (四)公平贸易论
  (五)战略贸易理论
  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国家通过生产扶持、出口补贴、贸易限制等手段,推动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改善经济绩效,获取战略性利益。
  三、经济全球化及地区经济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或地区范围内优化组合。
  2.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产业分工日趋全不球化,贸易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产业全球化还促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
  (二)地区经济一体化
  1.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地区经济一体化又称贸易集团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组成贸易集团的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所有歧视性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障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
  2.地区经济一体化形式
  (1)特惠贸易安排。这是最低级和最松散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2)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是经济一体化的较高层次。
  (4)共同市场,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更高层次。
  (5)经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阶段。
  (6)完全经济一体化。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企业管理知识考点8.2:国际贸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