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19:30:04

2012年企业管理知识考点3.5:企业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要求
  (一)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决策的基本要素有三:一是既定目标,明确的目标是决策的方向和依据;二是有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方案,这是决策的基础;三是矛盾性意见,这是在选择方案过程中保证决策正确性的必要条件。
  (二)决策的特征
  (1)决策人主观偏好影响决策方向。
  (2)决策人面临选择,行动不唯一。
  (3)自然状态的不确定性,后果不确定,后果的价值待定。
  (三)决策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
  (2)方案选优。
  (3)经济合理。
  (4)资源保证。
  (5)留有余地。
  二、科学决策的原则与标准
  (1)合理决策原则。
  (2)信息充分原则。
  (3)严格程序原则。
  (4)科学预测原则。
  (5)民主参与原则。
  (6)前期投入原则。
  三、不同类型的决策
  (一)战略决策和实施性决策
  战略决策是关系全局未来发展的决策,通常包括确定组织使命目标、组织机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
  实施性决策是在组织内部贯彻执行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具体决策。它旨在实现组织内部各环节活动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
  (二)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是指有关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的重大决策。
  短期决策则是对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所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的决策。
  (三)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在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决策,指决策者不仅确知自然状态的发生,而且每一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对各方案结果的直接比较。
  风险决策是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不能预先明确,对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知道较多但不全面和肯定的情况下所做的决策。这类决策的关键在于,衡量各备选方案可能的收益(期望值)和风险(方差),在权衡各自利弊的基础上做出择优选择。
  (四)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按预先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来解决管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又称重复性决策、定型化决策、常规决策。这类决策问题可以通过规则和标准操作程序来简化决策工作。非程序化决策则是为解决不经常重复出现的、非例行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这类决策又称为一次性决策、非定型化决策和非常规决策,通常为有关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这类问题的决策往往有较大的难度,事关企业全局,需要最高决策层亲自进行。
  (五)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
  定性决策是指决策目标难以定量化,主要依赖决策者的经验进行判断和非定量分析进行的决策。
  定量决策是决策目标有明确的数量标准,并可用数学模型进行的决策。
  (六)理性决策与经验决策
  理性决策指的是依据各种资料经过设计模型或采用各种数理技术经过分析、演算、模拟,得出结果。这种决策方式主要不是依赖决策者的经验,而是依赖资料、数据得到结论。
  经验决策则主要依靠决策者或决策群体的学识、经验及胆略来进行。
  (七)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单目标决策是指只有一个目标或标准的决策。
  多目标决策是指决策的目标或标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而这些目标或标准又具有互斥性的决策。
  (八)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
  个体决策的决策者是单个人,所以也称为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决策者可以是几个人、一群人甚至扩大到整个组织的所有成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企业管理知识考点3.5:企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