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20:02:00

2012社会工作者考试:预估概述

一.预估   社会工作者考试中,关于预估。所谓“预估”,即是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资料、了解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换句话说,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二.预估的目的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与服务对象及其问题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
  (1)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
  (2)与服务对象生活有关的重要系统的资料
  (3)问题因何发生、存在了多久、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等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所谓主观因素,是指服务以象对问题的个人感受。识别问题的主观因素即是要认识服务对象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的,站在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问题对他的意义,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理解,它们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社会—心理有什么影响。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预估的目的在于得到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深入认识,识别那些造成服务对歇脚问题的原因和使问题延续的因素,让社会工作者能够由表及里地探查问题。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学易教育提供
  预估的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和他的问题之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工作者要找出服务对象系统内外的资源,将着眼点放到服务对象的能力和优势上,并运用这些资源去帮助他们。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进行预估的目的是要找出正确的方法和介入途径去帮助服务对象。
  三.预估的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及对服务对象的影响。
  2.了解服务对象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包括服务对象的人格特征、能力、优势和弱点。
  3.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动力与能力。
  4.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系统的状况,从中找出有利于不利于服务对象改变的因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社会工作者考试:预估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