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20:06:51

2012年社会工作师考试中级实务辅导3

三个建议
(二)牢记十二个字
作为考生,要善于在学习中学会归纳总结,并且将有关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否则如社会工作师水平考试,三门科目,厚厚三大本书,上百万字,要在短时间内全部消化吸收,谈何容易?以《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来说,别看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笔者以为,其实只要记住十二个字,就算基本把握社会工作实务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了。十二个字“六、六”相隔,可以分成以下两组:
1、“叠加式”和“嵌入式”。
这六个字可以说是概括了目前中国社会福利服务(也就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两大核心内容:一是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的生存;二是提供专业服务,发展其“自助”的能力。提供物质帮助是我们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服务的主要功能,而提供专业服务,则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精髓。前者属于物质性的社会福利,而后者则属于精神性的社会福利。
所谓“叠加”或“嵌入”,就是在解题时,特别是在设计介入策略(这可以说是《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出题教师最想看的答案)时,既要有我们传统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内容,更要加上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特色。从更通俗的角度讲,也可以换成八个字、两结合,即:“虚实结合”、“新旧结合”,虚和新,是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实和旧,就是我们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两者一结合,构成一个解题的框架,应该可以涵盖我们解题的全部内容了。
2、“生存”、“增能”、“回归”。
这六个字可以说是概括了社会工作服务过程的核心要素,也是我们在做“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的“需求预估”、“介入策略”和“工作目标”时必须要考虑的三个要义。在社会工作视角中,人的“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无论针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哪个领域试题,预估需要和问题,设计介入策略,首先必须要考虑服务对象的生存问题。
其次,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宗旨告诉我们,要让服务对象真正自立,关键是要通过各种专业技术提升他们的能力和信心,使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应对困难、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在设计介入策略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最后,社会工作服务的终极目标,是要让服务对象“回归”,让个人、家庭、组织和社区恢复正常的功能,回归正常的状态,最终回归社会。因此,在设计介入策略和工作目标时,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
(二)适当做题
由于是考试的《指导教材》,因此每本书的容量都不宜过大,从而导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一书中的案例显得太单薄、太稀缺(这也是其他两本教材的共同特点,所以整套教材成了高度概括的理论着作)。
没有丰富多样的案例,考生要理解掌握本科目,就相对比较困难一些。这里就需要考生自己多做些课外作业——收集一定的案例,向教师讨教,跟同学切磋。或者找一本质量良好的习题集来熟悉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景,训练解题的思路。俗话说“熟能生巧”,应对“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在掌握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工作方法基础之上,适当找些案例来检验自己应对具体情景的能力。
由于考题中的案例大多都是出题者为考试而“有意为之”的,现实生活中未必会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不少具有丰富实务工作经验的考生,忽然间看到如此陌生的场景,一下子被一大堆的文字吓懵了,手足无措,无从下笔。适当做些练习,可以让自己逐渐熟悉解题的思路,找准破题的切口,最终找到考试的感觉,不再因为陌生而焦虑和彷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社会工作师考试中级实务辅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