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20:06:51

2012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辅导第二章

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包括六个阶段: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每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接案
  一,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一)接案的重要性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由他人转介("筛选服务对象"),工作者主动接触(外展工作,引导其接受服务)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按寻求服务时的意愿分为:
  自愿性服务对象:自己主动,他人介绍
  非自愿性服务对象:转介而来,被动
  练习: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儿童的类型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一)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
  (1)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2)了解是否接受过服务;(3)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4)走访社区.
  2.拟定面谈提纲
  面谈
  1.面谈的目的
  2.面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4)促进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治疗性沟通(P.30);(3)倾听:理解,设身处地,参与.
  4.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1)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不愿被别人看作弱者;怕丢面子;怕失去原先的地位和权威;对改变的信心不足;不愿花时间和精力;担心改变及后果;害怕(或实际已遇到)他人对改变的阻拦.
  (2)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
  (3)敏锐的感觉服务对象的各种情绪态度及反应(语言的,非语言的)
  (4)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
  (三)收集资料
  1.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
  (1)个人资料;(2)身体情况;(3)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4)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
  (1)询问——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2)咨询——专业人士,转介;(3)观察——家访,深入社区生活;(4)查阅已有资料.
  (四)初步预估:界定并确认服务对象的问题,对照机构功能看是否能够处理,通过了解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看服务对象是否愿意由社会工作者协助,最终达成服务协议,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轻重与先后次序,看是否需要马上处理一些问题.
  建立专业关系
  1.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及其功能
  2.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
  (1)有双方共识的目标(2)有时间限制(3)而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中心(4)社会工作者是专业权威(5)控制性(社会工作者)
  3.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
  (六)决定工作进程:终结服务,转介,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七)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书面或口头的)
  服务协议的内容包括:
  1.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
  2.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采集者退散
  3.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时的工作时间长度
  三,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一)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二)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三)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四)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帮助;(五)社会文化因素;(六)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
  四,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辅导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