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3-18 21:22:47

管理咨询考试辅导:企业管理实务辅导(36)

第五节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咨询
一、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一)内部控制制度
1.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目前理论界对于内部控制制度最为权威的概念来自美国COSO(the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oftheTreadwayCommission)委员会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整体框架》报告,即内部控制制度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按照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原则,为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和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序、方法和措施。
2.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体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高层、中层和底层。每个层次的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具体目的、客体和主体都不同,都有着自身的特点。
3.内部控制制度的客体
内部控制制度的客体是其作用的对象,即企业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
4.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确立正确的目标,即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应达到的目的,一般来讲可分为以下几项:
(1)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
(2)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账户,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3)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
(4)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定期核对相符;
(5)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
(二)内部控制制度分类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多种形态,根据管理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我们着重讨论以下分类形态。
1.内部控制制度按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两种。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这种制度可以概括成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为符合新《会计法》的需求,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护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加强经济、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活动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会计自我协调、制约、检查和修正的控制系统。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的有:一是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二是通过处理有关数据和传递各种文件、图表、报告,及时反映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方针的执行情况;三是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2)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证经济活动高效运行的一种自我协调、制约、检查和修正的控制系统。如预算控制、生产控制、销售和采购的控制等。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区别在于两者目的不同,但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的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又可以用于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管理咨询考试辅导:企业管理实务辅导(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