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ldcr 发表于 2012-2-13 23:47:22

2011年注册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教材变化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1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3(一)中的第3行
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P3(一)中的第3行
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2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15(二)中的第1行
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分析
P15(二)中的第1行
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的财务分析
P15(二)中4的第1行
国有企业的所有人的角度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P15(二)中4的第1行
国有企业的所有人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P22第13行
计算宏大股份有限公司上年、本年已获利息倍数如下
P22第13行
计算宏大股份有限公司本年已获利息倍数如下
P23第14行
说明存货周转快
P23第14行
说明存货周转越快
p25倒数第12行

P25倒数第12行
增加了“例如:某股份有限公司按月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数。20×9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40000万股;3月1日新发行普通股10800万股;11月1日回购普通股48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员工之用。若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2050万元,则该公司20×9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可计算如下: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0000×12/12+10800×10/12-4800×2/12=482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2050/48200=0.25(元)”
P26第1行下面

P26第7行下面
增加了“例如:某上市公司20×7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55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10000万股,年内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20×7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发行40000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为2%,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为付息日。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后12个月以后即可转换为公司股票,即转股期为发行12个月后至债券到期日止的期间。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税率为25%。
假设不具有转股权的类似债券的市场利率为3%。公司在对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有关规定将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了分拆。20×7年度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每年支付利息=40000×2%=800(万元)
负债成分公允价值=800÷(1+3%)+800÷(1+3%)2+40800÷(1+3%)3=38868.56(万元)
权益成分公允价值=40000-38868.56=1131.44(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38868.56×3%×(1-25%)=874.54(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40000/10=4000(万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874.54/4000=0.22(元)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
稀释每股收益=(25500+874.54)/(10000+4000)=1.88(元)”
P26第4行下面

P26倒数第3行上面
增加了“例如:某公司2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50万股,该普通股平均每股市场价格为4元。20×7年1月1日,该公司对外发行25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20×8年3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行权日以3.5元的价格认购本公司1股新发的股份。该公司20×7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500/1250=0.4(元)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250-250×3.5÷4=31.25(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500/(1250+31.25)=0.39(元)”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3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无变化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4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59[例2]
所得税税率为33%,则长期债券资金成本为:
600×12%×(1-33%)/600×(1-2%)×100%=8.2%
P60[例2]
所得税税率为25%,则长期债券资金成本为:
600×12%×(1-25%)/600×(1-2%)×100%=9.18%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5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75[例7]
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计算该项目的现金净流量。
所得税=16×30%=4.8(万元)
每年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折旧+税后利润=18.2(万元)
P76[例7]
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计算该项目的现金净流量。
所得税=16×25%=4(万元)
每年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折旧+税后利润=19(万元)
P77[例10]
净现值=18.2×PVA14%,5-35=18.2×3.433-35=27.48069(万元)
P78[例10]
净现值=19×PVA14%,5-35=19×3.433-35=30.227(万元)
P77[例11]
现值指数=18.2×PVA14%,5÷35=18.2×3.433÷35=1.79
P78[例11]
现值指数=19×PVA14%,5÷35=19×3.433÷35=1.86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6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79第1段
股利分配是指企业向股东分配股利,按照我国《公司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P79第1段
改为“利润分配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将实现的利润在企业和企业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活动。按照我国公司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P79二、利润分配的程序
按照我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4.支付普通股股利。
P80二、利润分配的程序
改为“按照我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应按下列顺序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按照税法规定。企业亏损在一定年限内可用税前利润抵补,超过规定的年限,就只能用税后利润抵补,或用公司的盈余公积金弥补公司的亏损。
2.缴纳所得税。
3.弥补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后仍然存在的亏损。
4.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6.向股东分配利润。”
P80最后一段
企业在确定股利分配政策时···最佳的股利分配政策。
P81最后一段
改为“企业管理层在确定股利分配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包括相关法律的制约、股东的要求以及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和经营能力等,权衡各种股利分配政策的利弊得失,从中选择最佳的股利分配政策。”
P81第三节一、股利分配形式
(一)现金
P82三节一、股利分配形式
改为“(一)现金股利”
P82第2段
(二)股票
P83第2段
改为“(二)股票股利”
P82二、股利发放的程序上面

P83二、股利分配的程序上面
增加“(三)财产股利
财产股利是以现金以外的资产支付的股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证券股利,即以本公司持有的其他公司的有价证券或政府公债等证券作为股利发放;二是实物股利,即以公司的物资、产品或不动产等充当股利。
(四)负债股利
负债股利是公司以负债支付的股利,通常以公司的应付票据支付给股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有公司发行公司债券抵付股利的。
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实际上是现金股利的替代,实务中很少使用,但并非法律所禁止。”
P82二
二、股利发放的程序
P83二
改为“二、股利分配的程序”
P82二、股利发放的程序下面第1段
当企业的股东···这样一个过程。
P83二、股利分配的程序
改为“通常,在公司会计年度决算后,是否分配股利不仅取决于公司是否有客观分配的利润,还取决于公司的相关政策。具体的决策程序包括: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所选择的股利政策,制订股利分配方案并经董事会批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后方能生效。只有经过上述决策程序,公司方可对外发布股利分配公告并具体实施。
我国公司股利分配的决策权属于股东大会。根据有关规定,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应由股东大会批准,公司董事会应在股东大会召开后2个月内完成股利派发或股份转增事项。在此期间,董事会必须对外发布股利分配公告,以确定分配的具体程序和时间安排。
股利分配公告,一般在股权登记日前3个工作日发布。如果公司股东较少,股票交易也不活跃,公告日可以与股利支付日放在同一天进行。股利分配公告应包括利润分配方案、股利分配对象(通常为股权登记日当日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以及股利发放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程序应按所登记的证券交易所的个别规定进行。如深圳证券交易规定:对于流通股份,其现金股利由上市公司于股权登记日前划入交易所账户,再由交易所于登记日后第3个工作日划入个托管证券经营机构账户,托管证券经营机构于登记日后第5个工作日划入股东资金账户。红股则于股权登记日后第3个工作日直接记入股东的证券账户,并自即日起开始上市交易。
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分配原则,股份有限公司向股东支付股利其过程通常要经过以下重要的日期:”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7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89第4行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同属权益,都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
P91第4行
改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都具有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
P94倒数第2段第1行
亦称会计标准,
P96倒数第2段第1行
删除。
P94倒数第1段第2行

P96倒数第1段第2行
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前面增加“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P94倒数第1段倒数第2行
《企业会计制度》
P96倒数第1段倒数第2行
改为“会计制度”
P95第1段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3号。
P97第1段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3、4号。
P96第6段
附录1:2006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一览
P97第9段
改为“附录1:中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一览”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8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122表8-2

P124表8-2
原表改为
项目
2008年12月31日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差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



甲企业债券
13000
16100
-3100
丙企业债券
101000
101150
-150
小计
114000
117250
-3250
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



A企业股票
65000
65200
-200
B企业股票
54000
56900
-2900
小计
119000
122100
-3100
合计
233000
239350
-6350

P122最后一个分录
原金额为“3600”
P124最后一个分录
金额改为“6350”
P127-128[例21]
①当年5月1日的市场汇率为$1:¥8.1。当年4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8.1
②表8-3折算汇率8.1
③(1)、(2)、(3)、(4)分录金额。
④表8-4上面一段话“若当年5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8.05”。
⑤表8-4、8-5、8-6、8-7汇率8.1、8.05
⑥表8-4、8-5、8-6、8-7人民币金额
P129-130[例21]
①改为“当年5月1日的市场汇率为$1:¥7.1。当年4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7.1”
②表8-3折算汇率改为“7.1”
记账本位币金额:银行存款账户改为“710000”,应收账款——甲企业账户改为“71000”,应付账款——A企业账户改为“71000”,短期借款账户改为“106500”。
③(1)、(2)、(3)、(4)分录中乘以的汇率“8.1”均改为“7.1”,分录(1)金额改为“56800”,分录(2)金额改为“35500”,分录(3)金额改为“71000”,分录(4)金额改为“177500”。
④表8-4上面一段话改为“若年5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7.05”。
⑤表8-4、8-5、8-6、8-7汇率8.1改为“7.1”、8.05改为“7.05”。
⑥表8-4人民币金额期初余额(借)改为710000、借方发生额改为56800、贷方发生额改为106500、期末余额改为660300、期末调整改为655650;
表8-5人民币金额期初余额(借)改为71000、借方发生额改为177500、贷方发生额改为56800、期末余额改为191700、期末调整改为190350;
表8-6人民币金额期初余额(贷)改为71000、借方发生额改为35500、期末余额改为35500、期末调整改为35250;
表8-7人民币金额期初余额(贷)改为106500、借方发生额改为71000、期末余额改为35500、期末调整改为35250。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9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132-133[例1]

P134
删除
P134[例2]、[例3]

P135
删除
P140[例8]
年份2005年、2006年
P141[例5]
将2005年改为“2008年”,2006年改为“2009年”。
P141[例9]
年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P142[例6]
将2001年改为“2007年”、2002年改为“2008年”、2003年改为“2009年”、2004年改为“2010年”。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10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168[例7]
分录(2)、(3)、(4)金额
P169[例7]
分录(2)在建工程金额改为“50000”、银行存款金额改为“40000”;分录(3)金额改为“1300000”;分录(4)金额改为“1300000”。
P169第2段第3行
“由于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应报主管财税机关备案。”
P170第2段
删除
P178第1个分录
固定资产金额55000
P179第1个分录
固定资产金额改为“45000”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11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193(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
P194(二)
改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和利息收入”
P199倒数第8段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P200倒数第2段
增加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例5]P、Q两公司同为S集团控制下的全资子公司,两公司在合并前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假设2010年6月30日P公司通过定向发行8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8元)作为合并对价,交换Q公司发行在外全部股份,从而取得Q公司100%的股权,合并后Q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不考虑合并费用。合并日,Q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为11000万元。因Q公司在合并后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则P公司在合并日应确认对Q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合并日享有Q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10000000
贷:股本80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000000
P199倒数第1段
(3)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P201
删除
P200第3段下面

P201倒数第3段
增加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例6]2010年7月1日,A公司定向向B公司原股东发行本公司股票2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当前市价每股5.5元,不考虑股票发行费用)取得B公司90%的股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控制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为核实B公司的资产价值,A公司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对B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支付评估费用30万元。合并日B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如表11-2所示。
表11-2
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存货
2000000
1500000
固定资产(净值)
5000000
8000000
无形资产——专利权
120000
150000
资产合计
7120000
9650000
短期借款
500000
500000
股本
5000000

资本公积
1000000

盈余公积
300000

未分配利润
320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7120000

若本例中A公司于B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应作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A公司对于合并形成的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进行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1000000
管理费用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股本2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9000000
P200(二)上面

P202(二)上面
增加
[例7]S公司于2008年3月以9000万元取得Y公司40%的股权,应能够对Y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对所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于2008年确认对Y公司的投资收益500万元。2009年4月,S公司又斥资11000万元自W公司取得Y公司另外40%的股权。假定A公司在取得Y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Y公司并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S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S公司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未计提任何减值准备。S公司与W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
本例中S公司是通过分步购买最终达到对B公司实施控制,形成企业合并。在购买日,S公司应进行以下会计处理(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和合并相关费用):
借:盈余公积50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500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10000000
   贷:银行存款110000000
购买日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9500-500)+11000=20000(万元)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12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232倒数第2段第5行
“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如职工福利费等”
P234倒数第2段第5行
改为“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但应当在当期确认有关薪酬的”
P233第1行
“企业应当选择合理的折现率”
P234最后1行
改为“企业应当选择合理的折现率(通常应按相应期间国债收益率曲线确定折现率)”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13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位置
位置
位置
P247第5行
按发行方式可分为记名应付债券、无记名应付债券和可转换应付债券
P249第5行
改为“按是否记名分为记名债券和不记名债券”


P249 第6行
新增 “按可否转换为发行企业股票分为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

P247 第6行
按偿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定期偿还的应付债券和分期偿还的应付债券;按计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应付债券和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
P249 第7行
改为“按偿还本金的方式可分为一次还本债券和分期还本债券;按支付利息的方式可分为一次付息债券和分期付息债券”
P268例16的分录①
借:长期借款 5450000
贷:长期借款——债务重组 4200000
    预计负债——债务重组 378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872000
P270例16的分录①
改为:
借:长期借款 5450000
贷:长期借款——债务重组 4200000
    预计负债——债务重组 126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1124000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14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275(二)
以非现金资产投入以实物资产投资,应在办理实务产权转移手续时,作账务处理
P277(二)
删除“以实物资产投资,应在办理实务产权转移手续时,做账务处理”。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15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P298例9中(2)下的分录①②③
①   收到甲商品时:
借:受托代销商品    1000
贷:代销商品款  1000
②   实际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140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
③   收到A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代销商品款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账款——A企业 11700


P300例9中(2)下的分录①②③
改为:
①   收到甲商品时:
借:受托代销商品    1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  1000
②   实际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14040
贷:应付账款 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
③   收到A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账款    1700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10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10000
借:应付账款    2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2000
P299第一段中的第三行
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P301第一段的第三行
改为“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P299倒数第二个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533.9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533.9
P301倒数第二个会计分录
改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707.5[(48830-260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707.5
P299倒数第一个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296.1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296.1
P301倒数第一个会计分录
改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712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7122.5
P300例11账务处理(1)(2)(3)(4)中
所有的“其他应付款”科目
P302例11账务处理(1)(2)(3)(4)中
改为:
“预计负债”科目。
P307例15会计分录中
所有的“其他应付款”科目
P309例15中会计分录
改为
“应收账款”科目。
P322例题23中
假定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P324例题23中
改为“假定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P322例题23中
应确认66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
P324例题23中
改为:
“应确认5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
P322例题23中
应确认16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
P324例题23中
改为:
“应确认1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
P325第二段中第二行
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P327第二段中第二行
改为:
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P325倒数两笔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98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98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99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99000
P327倒数两笔会计分录
改为: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50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0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750000
P326 第一段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2000000×33%=660000(元)
减: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000元
本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      462000元
期末所得税资产=1600000×33%=528000(元)
减: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99000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       462000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462000+462000=924000(元)
所得税费用=6600000+924000=7524000(元)
所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66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600000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462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462000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462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462000

P328 第一段
改为: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2000000×25%=500000(元)
减: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000元
本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      350000元
期末所得税资产=1600000×25%=400000(元)
减: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75000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       350000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350000+350000=700000(元)
所得税费用=6600000+700000=7300000(元)
所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66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600000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3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50000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3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50000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16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无变化


《财务与会计》教材 第17章
2010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2011年《财务与会计》教材
位置
内容
位置
内容
无变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注册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教材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