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5-10 00:42:42

《2012高考志愿填报胜经》知己必知六大要素

http://img1.cache.netease.com/edu/2012/1/4/201201041452321cb31.jpg

作者:张艺执
中级实战篇:如何做到知己知彼
填报高考(微博)志愿,不了解自己不行,不全面了解自己也不行,对自己的估计没有做到恰如其分更不行。同时,填报高考志愿,不知彼,即没有做到把握招生形势、解读招生政策、透视招生计划,不了解所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还是不行。为此,本书将其概括为:知己必知六大要素,知彼必知六个方面,正确处理八大关系。
第一章    知己必知六大要素
所谓知己,是指考生要对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即德、智、体的综合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和恰如其分的估计。知己必知以下六大要素:
一、平时学习作基础
所谓平时学习情况,除了高三阶段尤其是高三下学期约3~5次调考、联考、模考的情况,或者是2~3次模考的情况(各地稍有不同),还应当包括考生进入高中以来的学习状况,比如各学期的考试成绩,平时的课堂笔记、课堂作业、课堂练习、小测验(每天一练、每周一练)等。对此,有些考生和家长可能有这样的看法:不就是填几所学校和几个专业吗,有必要掌握这么多情况吗?
(一)掌握平时学习情况是不是多此一举?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来说,掌握平时学习情况是不是多此一举?笔者认为,这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吗?有些考生和家长可能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很简单,几天就能"搞定"。在此,笔者想提醒一下这些考生和家长:试想一下,一个考生经过了十年寒窗,才有此一搏,哪会那么简单,几天就能"搞定"?具体来说,假定某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在一本水平,那么需要考虑的一本学校至少有5~6所,需要考虑的二本学校也至少有5~6所,三本学校也是需要考虑的,加上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学校。这20所学校,你把它们的前世今生了解清楚,就不止几天;你把它们的招生章程读懂、吃透,就不止几天;你把它们的综合实力加以比较、分出高低,就不止几天;你把它们前3~5年的录取最低分数线(简称校线)查出来,并把当年的校线测算出来,就不止几天……因此说,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
2.填报平行志愿就容易"搞定"吗?从确保录取的角度,对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凭蒙、靠猜、加撞是绝对不行的,平行志愿不仅不容易"搞定",反而更难"搞定"。(详见本书快速入门篇第143问)
3.掌握平时学习情况是实现"考得好"的一大法宝。这是因为:
其一,掌握平时学习情况是一个良好习惯。其主要作用在于,实现考生、学校老师及家长三方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考生的高考有帮助,而且对他们进入大学后的学习也有帮助,乃至于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会有莫大的好处。
其二,对考生在高考总复习阶段作用也很大。因为高考总复习阶段实际上就是一个温故知新、夯实基础、查漏补缺、不断提高的过程。很显然,考生掌握了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就对自己的"过去"了然于胸:哪些知识点已完全掌握,哪些知识点还完全没有掌握,哪些知识点还需要进一步掌握;哪些"错误"已完全改正,哪些"错误"还在重犯,哪些"错误"还在时断时续,等等。如此一来,考生在高考总复习阶段想不提高都不可能,这显然是实现"考得好"的一大法宝。
(二)掌握平时学习情况对哪种报考方式的作用更大?
掌握平时学习情况,对于考前猜分填报和考后估分填报的考生作用更大。这是因为:
1.猜分填报的考生为何要重视平时学习情况?对于猜分填报的考生来说,仅仅依据3次或2次模考的成绩就能准确预测自己的高考分数吗?当然不能。
对于几次模考成绩都很稳定的考生来说,应该在模考成绩的基础上考虑如下问题:(1)……,则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哪些知识点还未掌握,还是粗心大意造成的?等等。(2)……。如果高考……,自己的成绩有没有可能提高?如何努力与提高?如果高考……,要保持自己目前的学习成绩不下降,应当如何努力与提高?还要掌握哪些新的知识点?等等。
对于几次模考成绩不太稳定、波动很大的考生来说,就更要结合平时学习情况加以分析了:……等等。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一贯较好,但在模考中出现较大失误的考生,(咨询热线:13240239147销售热线:010—65258589)
……,同时认真分析模考失败的原因,在高考中尽量避免此类失误再次出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高考志愿填报胜经》知己必知六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