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5-10 01:02:31

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答案(语文)

北京海淀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网易高考(微博)频道发布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答案(语文)
第一部分(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   2. C   3. B4. D   5. D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A7.D8.D   9.C
第二部分(共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10分)
第一问:(2分)“以天下为务”具体所指,国君(政府、官员)恤民、知怨、修政(照抄原文不得分,答对1-2个得1分,答对3个得2分;信息转换正确即可)。
第二问:(8分)观点明确2分;联系实际或阅读积累2分(恰当1分,具体1分);分析有理有据2分;语言2分(顺畅1分,表达清晰1分)。
11.(5分)“/”处为必断句处,“//”处为可断可不断处。必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在可断可不断处断句,不得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赵简子曰:“厥也//爱我/铎也//不爱我/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铎之谏我也/喜质我于人中/必使我丑/尹铎对曰:“厥也爱君之丑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也,而不爱君之丑也。臣尝闻相人于师/敦颜而土色者忍丑/不质君于人中/恐君之不变也。”
翻译:赵简子说:“赵厥敬重我,尹铎不敬重我。赵厥劝谏我的时候,一定在没有人的地方;尹铎劝谏我的时候,喜欢当着别人的面质问我,一定要让我出丑。”尹铎回答说:“赵厥顾及您出丑,却不顾及您的过错;我顾及您的过错,却不顾及您出丑。我曾经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如何观察人,(那些)相貌敦厚、脸色土黄的人能够承受住出丑。(我如果)不在别人面前质问您,恐怕您不能改正啊。”
12. (8分)答案略。(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13.(7分)
① (3分)C
②(4分)诗中所描写的金山月如玉镜般透亮,如白银般明亮,如冰雪般洁净(特点1分,结合诗句1分),万里皓月营造了澄澈、清明、旷远的意境(1分),诗人借此映衬自己高洁的追求、旷达的胸襟(1分)。(意思对即可。仅出现术语,没有内容情感的准确理解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4.(3分)A
15.(5分)①地杆菌的菌毛能够导电(1分),使地杆菌还原反应(对放射金属添加电子、固定放射性物质)能力增强(1分);②地杆菌受到菌毛的保护得以在有毒环境中较安全地工作(1分);③在接触铀之后,有菌毛的地杆菌呼吸酶活性比无菌毛的地杆菌更高(1分),生存能力比无菌毛的地杆菌更强(1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16.(4分)B、D
17.(5分)形象而具体地表现了张大千对绘画的挚爱,对艺术执著、不懈的追求(对自我的超越)(2分);丰富了张大千(鄙弃世俗物欲、追求纯粹高雅艺术)的形象(1分),也反映出传统文化对大千先生的深刻影响(2分)(照抄“认识到一位大师的精神之本,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艺术之魂”得1分),从而深化了文章内涵。
18.(6分)①摩耶精舍自然朴素(充满野趣)(1分),富有天地生气(与天地融为一体、与自然贯通)(1分);②在这里大千先生“一任性情”,身心得以放松(1分),吸纳天地之气,视野与胸襟开阔(1分);③它使张大千先生的绘画灵动、鲜活、自然(充满了情致和美感)(1分),涵养了大千先生鄙弃世俗物欲、追求纯粹高雅艺术的情趣(1分)。
19. (10分)
第一问:(3分)凡“我”眼见的自然美景(1分),使“我”享有心灵或精神愉悦(自由、轻松)(拥有开阔的视野与襟怀)(1分),收获艺术创作的情致与美感(1分)。
第二问:(7分)观点明确1分,结合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 2分(恰当1分,具体1分),分析有理有据2分,语言表达2分(顺畅1分,表达清晰1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作文(60分)
附录1:201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60—50分)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5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55分以上。                   二类卷(49—40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4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45分以上。                   三类卷(39—30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3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35分以上。                   四类卷(29—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9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缺题目减2分。
附录2:文言文译文
天下的忧患,在于土崩而不在于瓦解,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什么叫土崩呢?秦朝末年就是这样。陈涉没有诸侯的尊贵地位,也没有分封的国土,自己不是王公大人名门望族的后代,也没有乡里人对他的称赞,没有孔子、曾子、墨子的贤能,也没有陶朱、猗顿的富有。但是,他从贫穷的民间起兵,挥舞着戟矛,赤臂大喊,天下人闻风响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由于百姓贫困国君却不知体恤,下民怨恨而在上位的人却并不了解,世俗已经败坏而国家政治却没有加以整治,这三项,陈涉把它们作为凭借,这就叫做土崩。所以说天下的忧患在于土崩。
什么叫瓦解呢?吴、楚、齐、赵的叛乱就是这样。吴、楚、齐、赵等七国图谋犯上作乱,他们都自称万乘之君,拥有披甲的将士几十万,他们的威严足以使封国的百姓畏服,他们的财物足以使封国的士大夫和庶民受到奖励,但是他们却不能向西夺取很少的土地,而他们自己却在中原被擒,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他们的权势比平民百姓轻,不是他们的军事实力比陈涉弱。(因为)在这时,先帝的恩泽还未衰退,安于乡土乐于时俗的百姓很多,所以诸侯没有得到境外的援助,这就叫做瓦解。所以说国家的忧患不在于瓦解。由此看来,天下如果有土崩的形势,即使是处于穷困境地的平民百姓,(只要他们中)有人领头(发难),就会使国家危急,陈涉就是这样,更何况三晋的国君还有活着的呢?天下虽然没有安定太平,但如果没有土崩的形势,即使有强劲的诸侯之军(起兵),也不会很快地使自己被捉,吴、楚、齐、赵等七国就是这样,更何况是群臣百姓犯上作乱呢?土崩瓦解这两种情况,是(关乎)国家安危的明显要旨,(这也是)贤明的君主要留心并深知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答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