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6-25 14:41:40

2011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笔记复习(二)

  教学理论与实践
  要求:1、识记教学、课程、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班经授课制、课的类型和结构等概念。
  2、理解和掌握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其改革、教学基本环节等内容。
 3、能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原则解释说明有关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
  课程与教材
  (1)课程的意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的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课程的意义
  2、课程内容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3、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在纲)和教材。
  (1)课程计划
  ①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③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互相衔接,相对完整;突出重点,注意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①学科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一般包括说明、正文两部分。②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③编写课程标准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④教科书的编排形式。
  4、国外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与融合
  (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
  (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5、我国当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②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③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④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⑤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⑥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
  (2)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②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③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了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一些新的要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笔记复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