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7-12 13:04:43

2012年GCT语文阅读理解复习指导(1)

  一、考查要点: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辨明字义
  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在通观全文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理解和准确判断文章的层次及各段落之间的联系,
  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中心和要点,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动机。
  通过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理解和研究人物性格的发展,情节的变化,
  通过分析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了解人物的思想和精神。
  抓住“文眼”,理解线索。注意叙述顺序和写作风格。
  二、历年真题
  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_________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
  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
  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
  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我想念昆明的雨。 (摘自汪曾祺《昆明的雨》,载《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
  1、文中加横线处应填写哪个人名? A.李商隐 B.李白 C.李颀 D.李贺
  2、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心态。 A.期待 B.困惑 C.无奈 D.怀旧
  3、“雨”字在正文中多次反复出现,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A.摹写真实事件 B.刻画当时喜好 C.传达个人幻想 D.渲染雨中情味
  4、下列陈述中与文章原意最贴近的是: A.雨容易使人郁闷 B.雨引发人的乡愁 C.雨善解人意 D.雨中景色很美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现在许多人有大恐惧;我也有大恐惧。
  许多人所怕的,是“中国人”这名目要消灭;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
  我以为“中国人”这名目,决不会消灭;只要人种还在,总是中国人。譬如埃及犹太人,
  无论他们还有“国粹”没有,现在总叫他埃及犹太人,未尝改了称呼。可见保存名目,全不比劳力费心。
  但是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智识,道德,品格,思想,
  才能够站得住脚:这事极须劳力费心。而“国粹”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
  有人说:“我们要特别生长;不然,何以为中国人!”于是乎要从“世界人”中挤出。
  于是乎中国人失了_________,却暂时仍要在这世界上住!——这便是我的大恐惧。
  (选自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六》,《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最合适的词语。 A.自我 B.地位 C.国粹 D.世界
  2、此文的主旨是: A.认为“中国人”这名目不会被消灭 B.恐惧中国人失掉自身 C.倡导新的“世界”眼光 D.如何从根本上保存国粹
  3、根据这篇文章,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粹”多并不妨碍融入现代世界。
  B.埃及犹太人无论是否还有“国粹”,其名称不变。
  C.保存名目,全不必劳力费心
  D.太特别,便难于其他民族协同生长。
  4、根据作者原意,中国人要在现在世界挣得地位,最重要的是:
  A.小心保存国粹 B.具有进步意识
  C.保持恐惧心理 D.善于追求特别
  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何谓文化?向来狭义的解释,只指学术技艺而言,其为不当,自无待论。说得广的,又把一切人为的事都包括于文化之中,
  然则动物何以没有文化呢?须知文化正是人之所以异于他动物的。其异点安在呢?凡动物,多能对外界的刺戟而起反应,亦多能与外界相调适。
  然其与外界相调适,大抵出于本能,其力量极有限,而且永远不过如此。人则不然。所以人所处的世界,与动物所处的世界,大不相同。
  人之所以能如此,(一)由其有特异的脑筋,能想出种种法子。(二)其手和足的作用分开,能制造种种工具,以遂行其计划。
  (三)又有语言以互相交通,而其扩大的即为文字。
  此人之所知,所能,可以传之于彼;前人之所知,所能,并可以传之于后。因而人的工作,不是个个从头做起的,乃是互相接续着做的。
  不像赛跑的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却像驿站上的驿夫,一个个连接着,向目的地进行。其所走的路线自然长,而后人所达到的,自非前人所能知了。
  然则文化,是因人有特异的禀赋,良好的交通工具而成就的控制环境的共业。动物也有进化,但他的进化,除非改变其机体,以求与外界相适应,
  这是要靠遗传上变异淘汰等作用,才能达到目的的,自然非常迟慢。人则只须改变其所用的工具,和其对付事物的方法。
  我们身体的构造,绝无以异于野蛮人而其控制环境的成绩却大不相同,即由其一为生物进化,一为文化进化之故。
  人类学上,证明自冰期以后,人的体质,无大变化。
  埃及的尸体解剖,亦证明其身体构造,与现今的人相同。可见人类的进化,全是文化进化。恒人每以文化状况,与民族能力,并为一谈,实在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遗传学家,论社会的进化,过于重视个体的先天能力,也不免为此等俗见所累。至于有意夸张种族能力的,那更不啻自承其所谓进化,将返于生物进化了。
  从理论上说,人的行为,也有许多来自机体,和动物无以异的,然亦无不披上文化的色采。如饮食男女之事,即其最显明之例。
  所以在理论上,虽不能将人类一切行为,都称为文化行为,在事实上,则人类一切行为,几无不与文化有关系。可见文化范围的广大。
  能了解文化,自然就能了解社会了。人类的行为,源于机体的,只是能力。其如何发挥此能力,则全因文化而定其形成。
  (选自吕思勉《中国文化史·绪论》,《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
  1、本文的主旨在于
  A.解释文化的范围和重要性 B.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
  C.突出人类社会的文化进化 D.证明遗传学家的错误
  2、根据本文的意见,人区别于动物在于
  A.动物不能适应和改变环境 B.人类个体的先天能力很强
  C.人类有良好的交通工具 D.文化的进化和承继使人类能力剧增
  3、按照本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言文字是人类的文化能力 B.饮食男女之事与文化无关
  C.动物适应环境往往出于本能 D.了解文化也就能了解社会
  4、按照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行为都是文化行为 B.制造工具和制定计划,使人类优于动物
  C.人类的进化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继承上 D.现代人的身体构造因文化而优于野蛮人
  5、按照本文,种族论者的思想错误在于
  A.不承认人能制造工具和制定计划 B.不承认人具有控制环境的能力
  C.否认遗传上的变异淘汰等作用 D.将种族的能力归因于生物进化
  4、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谁也没想到,刑警吴一枪与他们追捕的最后一名歹徒在一片空地里狭路相逢。这之前,吴一枪已追赶逃犯一个夜晚。
  那里树密山高,与战友已失去联系的他只能孤军作战。 黎明时分,在林子间相距不足百米歇息的两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
  逃犯起身就跑,吴一枪则抢先对天空鸣枪,警告对方“站住”。吴一枪心里明白,刚才自己打的那一枪,是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
  这个犯罪团伙的小头目浑身一个战栗,随着吴一枪的喝令立即钉在林子间那片空地的中央,却并没有按吴一枪的命令把枪扔掉,
  而是发出一阵哈哈的大笑。吴一枪心里一惊,看着歹徒慢慢地转过身来与他相对而视,并用手中的枪对准他。
  歹徒脸上挂着绝处逢生的笑容,声音沙哑地说:“枪神,可惜你没子弹了……” 吴一枪不动声色,只是用枪精确地指向对方。
  别说只有20米左右这么近的距离,凭手中这支用了几年的64式手枪,只要在最大射程50米以内任何点上,他都可以毫无疑义地撂倒对方。
  要不怎么是吴一枪呢!就连罪犯们都称他“枪神”。谁要是与他遭遇,一般是不敢对射的。 吴一枪望着对方有些慌乱的眼神,
  轻声说:“你很清楚,我们两人此时枪里都只剩最后一颗子弹……那么,让我们较量一下枪的准头吧!”
  “嘿嘿嘿……不可能!我计算了你的子弹。你昨晚两次对空鸣枪,两次开枪打伤我的兄弟。刚才是你的第五次鸣枪,
  也是你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嘿嘿嘿……没想到吧,枪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里啦……”歹徒虽然满脸狰狞,却流露出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心虚。
  这并没有逃过吴一枪敏锐的眼睛。 “是吗?那么,我们来数一二三开枪。”吴一枪轻松而镇定地说。他的右臂有力而笔直地举着,黑洞洞的7.62毫米枪眼坚定地指向对方。
  歹徒身子向后一倾,说:“不可能!别骗人啦……你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 “放下武器!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否则,你,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被现场击毙的罪犯!”吴一枪的脸上写满了自信。这句话刚出口,吴一枪感到对方全身明显地打了一个激灵。
  歹徒紧盯着吴一枪,慢慢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他似乎看到吴一枪眼里另一个人举枪的影子。
  “一!”吴一枪纹丝不动,只是双眼匕首般刺向对方。此时,他把全身的力量都灌注在自己那双并不算大的眼睛上。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平时训练要“准”,实战则要“快”,这是一条铁律,必须出枪快、发射快。对射时,聚精会神、枪人合一。
  而这些对于吴一枪来说,是有过血的教训的。那次缉毒战,因为心想身后有记者,就想把枪打得漂亮,
  甚至动作也潇洒一些,在甩手射中屋顶一名歹徒的小腿的同时,稍一迟疑,对方枪响之后,
  一位老刑警为掩护他而中弹扑倒在他的肩头…… “……二!”声音洪亮、坚定而自信地穿透了林间,这是警察与一名逃犯共同在演绎着一次空前的你死我活的较量。
  在吴一枪的刑警生涯中,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
  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可是现在,
  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其实,吴一枪只是嘴角稍微一动,就让这不易察觉的微笑永远留存在自己的脸上了。同时,他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
  一粒汗珠清晰地从鬓角滑过脏乱的脸颊。 “三!”吴一枪在身后的一束阳光突然射向林子间的空地的一刹那,斩钉截铁地大喝一声,声震长空。
  “叭……”枪声清脆地回响在林间山谷。歹徒匍匐向前一头栽倒…… 子弹一声呼啸从吴一枪的头顶飞过——在他发出“三”的同时,
  歹徒竟然再次打了一个激灵,扣动扳机时,子弹打飞了。 吴一枪迅速跃向对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铐住对方的双手。
  令他吃惊的是,对方竟没有任何反应。翻过歹徒那沾着露水的脸,吴一枪才发现,歹徒已没了呼吸。 事后法医检查发现,
  歹徒死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大脑及心脏不能供血,病变的心脏收缩得像石块一样坚硬,苦胆也破了……
  (奚同发)《最后一瞬间》,载于《梅州日报》2006年7月26日
  1、对题目“最后一瞬间”理解错误的是
  A、正义战胜邪恶的最后较量 B、吴一枪开枪的最后一瞬间
  C、吴一枪刑警生涯的最后一瞬间 D、吴一枪战胜了歹徒的最后一瞬间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最贴切的是
  A、铿锵洪亮 B、威武雄壮 C、斩钉截铁 D、英姿飒爽
  3、下列文中描述,不能表明歹徒在吴一枪的坚枪面前胆战心惊的描述是( )
  A、歹徒打了个激灵 B、歹徒紧盯着吴一枪
  C、歹徒已没了呼吸 D、歹徒的苦胆也破了
  4、对“没有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一句理解错误得是( )
  A、是对那次“血的教训的弥补”
  B、进一步显示了吴一枪的无所畏惧和镇定自若
  C、留下一个潇洒漂亮的英名
  D、在歹徒面前永葆中国刑警完美的光辉形象,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5、歹徒的死亡不是因为
  A、大脑过度紧张 B、心脏不能供血 C、苦胆破了 D、子弹打飞了
  三、模拟练习
  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笑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
  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
  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
  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 ”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
  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
  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 ,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 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选自《冰心文集》
  1、这篇散文主要表达了作者的( )心态?
  A、失意 B、期待 C、怀旧 D、关爱
  2、文中多次用到破折号,其作用是( )
  A、声音的延长 B、语气的中断 C、情感的延续 D、口气的转换
  3、文章中三次写到笑,其作用是( )
  A、人物不一样 B、反复赞美 C、有神到人 D、感情升华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最贴切的是( )
  A、光明澄静 B、十分感动 C、心血沸腾 D、唏嘘不止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推敲的故事,我们已经很熟悉了。要追问:写诗为什么要推敲?贾岛最后选择了“敲”字,放弃了“推”字,
  这并非由于他的偏爱,这里边自有一番道理。比起“推”字来,“敲”字声音更响亮,确实更切合月下老僧的实际情况。
  锤炼字句,是写诗的一个重要条件。“推敲”是为了选择最恰当的字眼,使意境得到最完美的表现。
  “红杏枝头春意闹” ①,想想看,如果把这个“闹”字换成任何另外一个字,都不足以表现春光灿烂,
  蜂蝶齐来的那个繁盛热闹情景。“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如果换成“到”或者其他的字,诗意就会受到损害,诗味就会减少许多。
  “沾衣欲湿杏花雨”②,一个“欲”字有多少情味!
  一字之差,关系非浅!这是“诗眼”,却有画龙点睛之妙。
  诗人饱和者思想感情,把对客观事物的感受造成优美的意境。意境虽美,表现力不强也是徒然,字句的推敲在这里起着很大的作用。
  怎样的情景,用怎样的字句来表现,这确乎要诗人“吟妥一个字,拈断数茎须”③的创造精神和辛苦劳动。
  每一个字有它的意义,颜色和声音。表现忧郁心情的时候,用字宜于哑暗;反之快乐的情调,
  字的颜色一定要鲜明,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才能使读者读了诗句,引起共鸣。
  “风劲角弓鸣”读了这五个字,就像听到了箭乍离弦的清脆之声。
  “噫吁戏,危乎高哉!”字里行间一股跌宕之音,恰恰配合下面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但是炼字首先要炼意,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如果意境不高,徒然在字句上下功夫,
  那只会显现匠气,却不能创造出动人的佳句来。
  贾岛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写了三年。他自己虽然很得意,
  自道甘苦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在我们看来,这两个句子实在平常。
  有些诗人,有时把一些诗句推敲到不合常规的程度。杜甫虽然是为大诗人,
  但他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之类,实在不足法,至于为了声韵关系把“琐窗深”改成“琐窗明”,
  易一字,景象便全然不同。写诗一定要注意推敲。古今的多少名篇警句,全是由推敲得来。
  信手拈来,不加思孛而能写出佳作来,那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一个诗人没有思想感情,没有佳美的意境,推敲不但不能帮助他,反而可能把他引入魔道。
  (作者臧克家,选自《古今佳作》华夏出版社1994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GCT语文阅读理解复习指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