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2-22 22:13:42

2011年《财务会计》辅导讲义:第五章(3)

  三、固定资产折旧
  1.折旧范围
  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使用年度)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2/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率)
  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
  【例题7】
  某企业2007年11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原价为498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万元。
  A.98.6 B.119.52 C.185.92 D.192.56
  【答案】D
  【解析】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498×40%×11/12+(498-498×40%)×40%×1/12=192.56万元。
  【例题8】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元。
  A.5250 B.6000C.6250 D.9600
  【答案】A
  【解析】该设备第1年计提的折旧额为50000×2/4=25000元,第2年计提的折旧额为(50000-25000)×2/4=12500元,第3年计提的折旧额为〔50000×(1—4%)—25000-12500〕/2=5250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用一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例题9】
  某企业2007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8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92 B.216 C.120 D.240
  【答案】B
  【解析】2008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2+(740-20)×4/15÷2=216万元
  在年度中间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如采用加速折旧法时,应首先计算加速折旧法下每一“使用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除以12后计算出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再按此分别计算每一“会计年度”内应当计提的折旧额。
  【例题10】
  甲公司2007年6月21日购置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1)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财务会计》辅导讲义:第五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