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2-22 22:27:49

机器设备的质量检验及试验复习(1)

 第一节 机器设备质量评定的主要内容
  一、机器设备完好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性能
  考核的指标有生产性、可靠性、节能性、维修性、耐用性等。
  1.生产性: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又称为设备的生产率。效率高就是指机器设备在单位
  时间内能生产更多的产品或提供更多的服务。
  2.可靠性: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主要指设备的精度、准确度的保持性及零件的耐用性、安全可靠性等。
  3.节能性。
  4.维修性。
  5.耐用性。
  6.环保性。
  (二)精度要求
  精度指数 T 是评价机器设备有形磨损造成各部件之间相互位置变动的一个重要数据。
  式中:TP — 实测精度
  TS — 标准精度
  n — 实测项数
  设备精度指数 T 值越小,说明其精度越高。根据实践经验:
  T≤0.5新设备验收
  0.5
  1
  2
  T>2.5 需要大修或更新
  此外,机床的运动系统、操作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动力系统、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安全可靠、维护保养与配套齐全等方面均应该达到应有的要求。
  二、机器设备质量评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机器设备主要质量指标的劣化程度
  在机器设备的主要质量指标中,输出参数是根据机器设备的用途提出的。输出参数确定了机器设备的状态,它可以是工作精度、运动参数、动力参数和经济指标。例如,内燃机的主要输出参数是功率、耗油率,机床的主要输出参数是精度,工艺设备的主要输出参数为质量和生产率。
  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输出参数是变化的,但它容易检测,同时技术文件中又规定了其极限值,因此,输出参数是判断机器设备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机器设备的可靠度
  机器设备的可靠性是指机器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是体现机器设备耐用和可靠程度的一种性能。可靠性是一项时间性质量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可靠性将越来越低。因此,在评估机器设备时应注意其时间性指标,如:使用期、有效期、行驶里程、作用次数等。
  可靠性是个定性概念,可用可靠度来定量表示。
  机器设备的可靠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用R(t)表示。
  可靠度的最大值为1,称为100%可靠;最小值为0,称为完全不可靠。
  由此可见:0≤R(t)≤1。
  可靠度也可理解为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任何一个故障的概率,所以,可靠度又可称为无故障工作概率。
  (三)机器设备的经济指标
  1.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能以最小的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维持费的高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器设备的质量检验及试验复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