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 08:44:25

2011年软件水平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复习指导(4)

39.作业是用户提交给操作系统作系统计算的一个独立任务。作业管理采用脱机和联机两种方式运行。4态:输入、后备、执行、完成。
    40.常用作业高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作业优先、响应比最高者优先HRN、优先数法。

    41.操作系统中引入多道程序的好处:

    ⑴ 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⑵ 提高了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
    ⑶ 改进了系统的吞吐率
    ⑷ 充分发挥了系统的并行性

    主要缺点是作业周转时间延长。

    41.程序语言分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面向过程、面向问题)。

    42.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顺序、选择、循环)、函数。

    43.系统架构:C/S、B/S、多层分布式(瘦客户、业务服务、数据服务)。

    44.多层系统的主要特点:安全性、稳定性、易维护、快速响应、系统扩展灵活。

    45.系统配置方法:双机互备(两机均为工作机)、双机热备(一工一备)、群集系统、容错服务器。

    46.群集系统中各个服务器既是其他服务器的主系统,又是其他服务器的热备份系统。

    47.群集服务优点:高可用性、修复返回、易管理性、可扩展性

    48.系统处理模式:集中式和分布式(桌上计算、工作组计算、网络计算)、批处理及实时处理(联机处理)、Web计算。

    49.Web计算特点:统一的用户界面,经济性、可维护性,鲁棒性,可伸缩性,兼容性,安全性,适应网络的异构、动态环境。

    50.事务4特性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永久性)。

    事务是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并发操作带来的不一致性包括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排它锁X锁写锁,共享锁S锁读锁,强行回滚(rollback)事务撤销(undo)、强行撤销(undo)、重做(redo)。

    51.系统性能定义的指标MIPS指令数、MFLOPS浮点指令数。

    52.系统性能评估:分析技术、模拟技术、测量技术(实际应用程序、核心程序、合成测试程序)。

    53.分析和模拟技术最后均需要通过测量技术验证实际的应用程序方法、核心基准程序方法、简单基准测试程序、综合基准测试程序。

    54.计算机可用性:MTTF/(MTTF+MTTR)X100%,可用性要求低于可靠性要求。

    55.算法有5个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

    算法评价: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效率和低存储量需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软件水平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复习指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