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 08:48:37

往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根据考试大纲,系统分析师的职责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与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指定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
一、 2009年5月系统分析师考试试卷分析
1.上午试题结构分析
上午为75个单项选择题,总分75分,45分以上合格。表1给出了知识点分布和分值:
知识点
分值
知识点
分值
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
28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行
14
信息化基础知识
3
安全性
4
软件工程
12
标准化与知识产权
2
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
2
应用数学
5
专业英语
5



表1 上午题知识点分布和对应分值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考试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行以及软件工程共出题54道,占总分值的72%;安全性、信息化基础知识、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以及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共出题11道,占总分值的14.7%;应用数学出题5道,占总分值的6.7%;英语题目仍出5道,占总分值的6.7%,与前几次相同。
从本次试题的情况来看,题目涵盖了大纲要求的几乎所有知识点,考查重点是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行和软件工程这三个方面。另外考生还要注意全面掌握知识点,并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与英语能力。

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 08:48:38

往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下午I分析
下午I为主观性案例分析题,除试题一是必答题外,考生还需要在试题二至试题五中任意选择两道进行回答,表2给出了各个题目的考查知识点:
表2 下午考试I知识点分布情况
序号
知识点
详细考点
(注:【a-b】的意思为第a题的第b问)
分数
1
系统计划
可行性分析【1-1】
系统效益分析【1-2】【1-3】【1-4】
25
2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
信息系统管理与可行性分析【2-1】
信息规划与战略规划【2-2】
信息共享的策略【2-3】
25
3
嵌入式系统设计
设备选型【3-1】
并发程序设计【3-2】
操作系统选择【3-3】
25
4
系统分析
数据库安全【4-1】
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4-2】【4-3】
25
5
系统设计
系统架构选择与比较【5-1】
数据库的访问策略【5-2】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5-3】
25

从表2可以看出,本次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类系统的计划、分析、设计等各个环节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3.下午II分析
下午II为主观性论文题,要求考生根据问题描述,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分析与论述。表3给出了各个题目的考查点:

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 08:48:39

往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表3 下午II试题知识点分布情况
序号
知识点
详细考点
分数
1
信息系统工程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75
2
应用系统集成
企业服务总线技术
75
3
企业信息系统
工作流与事务处理系统
75
4
企业信息化的组织与实施
电子政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
75

从表3可以看出,本次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信息系统工程、企业信息系统以及应用集成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二、试卷的总体特点
从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试题紧扣大纲和教材,强调综合,注重对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运行等综合和基本分析技能的考查。对综合知识的考查强调理解与灵活掌握,纯记忆性的知识考查相对较少;在分析技能考查方面,试卷强调对实际问题及案例的理解与分析,设置了许多相关题目进行考查。整体来看,试卷难易适中,具有较强的区分度。
三、 考生答卷反映出来的问题及分析
1.经过抽查统计,上午试题部分中的试题42、66、41、65和36的回答正确率较高,试题64、7、31、67和22的回答正确率较低。
回答正确率较高试题中,42与41题是对数据库基本知识的考查;66题是对网络安全性选择的考查;65题是对设备选型原则的考查;36题是对文档类型的考查。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大都具备较扎实的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过程的基础知识,能够对系统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回答正确率较低的试题中,64、7和67题都是对网络相关知识的考查,具体包括故障诊断、组网方案选择与网络隔离;31题主要考查系统集成方案的选择;22题主要是对项目管理知识的考查。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考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全面性稍显不足,对知识点的理解与灵活掌握亟需提高。以试题7为例,本题表面上是考查各种网络隔离手段的比较,实质上是考查考生对网络隔离概念的理解,大多数考生都陷入对各种方案细节的比较中,而忽视了网络隔离的重点是物理隔离。这从题目选择情况也可看出,选择各个错误选项(A:1157人、B: 944人 、C:1625人)的人数差别不大,说明大多数考生没有真正掌握网络隔离这一概念,导致最终选择错误。再以试题31为例,本题考查系统集成方案的选择,约有三分之一强的考生一看到题目中出现了报表、数据等字样,就立即选择了错误选项A:共享数据库,殊不知题干的一个重要提示“保持数据格式不变”恰好是对共享数据库方案的否定。综上所述,希望考生能够吸取经验,在牢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仔细分析题干描述,灵活思考,努力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
2.下午I部分:对于以案例分析为特点的下午I,考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1) 没有认真阅读案例描述的问题,许多回答都与案例描述不符;(2) 缺乏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不能结合案例实际,灵活使用对应的知识点解决问题,思维比较僵化;(3)部分考生没有实践经验,解答案例分析显得力不从心。
3.下午II部分:下午II强调结合项目实际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切忌对知识点的堆积,长篇大论,言之无物。考生需要做到言简意赅,切中问题要害,并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解释。

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 08:48:40

往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四、 考生的备考建议
总的建议是考生应依据考试大纲、教程和辅导教材,通过做练习题来复习和巩固各个知识点,同时善于在实际工作中积累案例。
考生应根据考试大纲和培训指南中对考试内容不同层次的要求(掌握、熟悉、理解和了解等),科学安排备考时间,多看、多参考以前的考题或同类的考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认真对待软件系统开发中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及时归纳总结,用心积累,融会贯通。
1.对上午考试的备考建议
由于上午试题都是选择题,考生往往认为比较好通过,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上午试题的覆盖面广,考生反而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掌握这些知识,特别是要注重日常积累。
建议考生主要以《系统分析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为主,同时要综合复习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信息系统以及软件工程的相关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系统分析师的专业知识,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并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另外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标准化与知识产权、应用数学等考生也有要做到理解与掌握,并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
2.对下午考试的备考建议
对于下午考试I,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干部分的案例描述,找出题干想要表达的含义和问题,特别是隐藏在背后的一些问题。定位问题后,需要找出能够解决该问题的知识点,围绕问题使用相关知识点进行解答,并注意知识点灵活掌握与变通。考生可以通过做历年的下午试题,熟悉下午考试的风格,并在学习、工作实践中通过阅读、交流、培训、应用等手段加强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素养,并重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午考试II是论述题(论文),题干中提到的中心内容在题目的说明中都有所涉及,并要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述。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结合日常项目开发的经验,总结实际案例,梳理自己参与过的每个项目,最好要有总结。在答题时首先要冷静并认真阅读题目,找出和问题相关的知识点,确定考题的关键考点,这是答题的前提;在确定知识点后,迅速找出一个自己参与过的,能够符合大多数知识点描述的实际项目,围绕知识点进行回答;回答时应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另外,在考试过程中应注意技巧,让答题的思路最大限度地符合出题的思路,避免跑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往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