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2 08:48:37

2012年软件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师考点(2)

中央处理器CPU
  CPU由寄存器组、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这3部分组成。
  CPU的功能:
  读取指令
  解释指令
  读取数据
  处理数据
  保存数据
  1. 寄存器组分为两大类:
  用户可见的寄存器,有通用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等;
  状态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存储器缓冲寄存器MBR、程序状态字PSW。
  2.运算器ALU:负责对数据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3.控制器CU:负责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读取指令寄存器、状态控制寄存器以及外部来的控制信号,发布外控制信号控制CPU与存储器、I/O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发布内控制信号控制寄存器间的数据交换;控制ALU完成指定的运算功能;管理其他的CPU内部操作。
  控制器的实现有硬布线逻辑和微程序控制两种方案
  中断控制机制:
  计算机系统通常提供了中断机制,允许某一事件中止CPU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对该事件进行处理,然后再返回原程序被中止处继续执行。其作用是提高CPU的处理效率,使CPU与I/O设备并行工作,还可以实现分时操作过程。
  中断处理过程可分为:中断响应过程和中断服务过程。
  中断的分类:按中断源位置可分为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
  按中断源的类型可分为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
  按中断源的屏蔽特性可分为可屏蔽中断和不可屏蔽中断。
  CPU处理中断有两种策略:中断排队和中断嵌套。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机器指令的格式、分类及功能:
  CPU所完成的操作是由其执行的指令来决定的,这些指令被称为机器指令。
  CPU所能执行的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称为该CPU的指令系统。
  机器指令一般由操作码、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和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组成。
  操作码指明要执行的操作;
  源操作数是该操作的输入数据;
  目的操作数是该操作的输出数据;
  下一条指令地址通知CPU到该地址去取下一条将执行的指令。
  指令系统可分为数据传送类、算术运算类、逻辑类、数据变换类、输入/输出类、系统控制类、控制权转移类等类型。
  指令的寻址方式
  常用的寻址方式有立即数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
  指令的执行过程
  1.计算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2.从该地址读取指令;
  3.对指令译码以确定其所要实现的功能;
  4.计算操作数的地址;
  5.从该地址读取操作数;
  6.执行操作;   7.保存结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软件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师考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