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2-22 22:42:53

<资产评估>辅导: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2)

 第二节 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实务应用
  一、 资产评估在企业合并对价分摊中的应用
  (一) 企业合并对价分摊
  1、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分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合并前后是否受同一方最终控制划分)
  2、合并对价分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对购买方购买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比如:1000万购买了800万的净资产,那么200万形成了商誉.
  3、合并对价分摊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需披露被购买方资产、负债在上一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每年的无形资产的减值测试。
  (二) 合并对价分摊评估中的评估对象
  1、并购中的企业价值评估所对应的评估对象为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合并对价分摊事项涉及的评估对象为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
  2、可辨认资产、负债的确认原则与识别
  根据无形资产和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为依据识别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可辨认的具体判断标准见教材P439图12-1。
  两个条件满足一个即可确认:某项资产是否源自合同权利或基于法律的法定权利;某项资产是否可从被收购公司分离出来,出售不受限制。
  注意:消费者基础、客户服务能力、地域优势、经过特别训练的员工等不能作为可辨认资产。或有负债的识别根据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中的依据进行。一般包括产品质量保证、不可撤销的亏损合同、未决诉讼、重组义务等。
  (三) 企业合并对价分摊评估
  企业合并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的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
  1、有形资产和负债的评估
  (1)货币资金,按账面余额确定。
  (2)有活跃市场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按照购买日市场价值确定。
  (3)应收账款,短期应收款项按应收金额作为公允价值;长期应收款项,以适当的现行利率折现后的现值确定公允价值,应考虑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及收款费用。
  (4)存货,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税费和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在产品按完工产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仍将发生地的成本、销售费用、税费、利润来确定;原材料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
  (5)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如权益性投资,参照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用适当的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6)房屋建筑物,具有活跃市场的,按市场价值;同类房屋存在活跃市场的,参照其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照评估技术(如重置成本法)确定公允价值。
  (7)机器设备,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可使用收益法或重置成本法估计其公允价值;其他情况下评估方法同房屋建筑物。
  (8)应付账款等短期债务按应支付的金额作为其公允价值;长期负债按适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其公允价值。
  (9)或有负债,应当按照假定第三方愿意代购买方承担该项义务,就其所承担义务需要购买方支付的金额计量。
  2、无形资产的评估
  (1)市场法:由于往往缺少可比交易案例,较难作为无形资产的首选方法。
  (2)收益法:包括增量收益折现法、节省许可费折现法、多期超额收益折现法。
  增量收益折现法:增量现金流表现为价格的溢价和成本的节省。
  节省许可费折现法:拥有了无形资产就可以节省许可费,折现后可得该无形资产的价值。
  多期超额收益折现法:即将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折现,比如客户关系、采矿权等。
  (3)成本法:往往无法反映该项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因此,成本法较少运用于无形资产评估。
  3、递延所得税的计算
  在按照规定确定了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后,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4、商誉的计算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
  如何确定合并成本:购买方为合并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债务。
  商誉评估结果较高的情况下,评估师应当提请公司管理层关注减值风险,并考虑及时执行商誉的减值测试程序。
  5、整体合理性测试
  对合并对价分摊的评估结果的整体合理性进行验证。(公式:P446)
  例:如果流动资产350万、回报率为6%,固定资产450万、回报率为9%,无形资产300万、回报率为16%,商誉200万、回报率为25%,
  加权平均资本回报率(WARA)=(350×6%+450×9%+300×16%+200×25%)/(350+450+300+200)=12%。
  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13%接近,可以认为公允价值评估具有合理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资产评估>辅导: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