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2-22 22:58:44

建筑工程评估辅导:常用建筑材料(四)

 (二)钢材的技术性能(掌握)
  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包括:抗拉性能、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硬度、冷弯性能、时效反应、焊接性能等。
  1.抗拉性能。抗拉性能是建筑钢材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性能。通过拉伸试验可以测出弹性极限(或比例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等技术指标。考核重点。
  图2—2为拉伸试验中反映钢材在拉力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曲线图。
  其纵坐标为钢材单位面积上施加的拉应力,横坐标为在钢材单位长度上产生的应变。从图2—2中可看出,钢材拉伸变形过程可分为(O—A)、(A—B)、(B—C)和(C~D)四个阶段。
  (1)第1阶段:弹性阶段(O~A)。和A点对应的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用fp表示。
  (2)第Ⅱ阶段:屈服阶段(A—B)。应力超过A点以后,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正比关系,这时如卸去拉力,试件变形不能完全消失,已有部分残余变形。拉力继续增加则曲线达到B点,此时钢材屈服。故与B点对应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用fy表示。屈服强度是钢材的重要指标,是钢材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的转折点。如果钢材在超过屈服强度下工作,将会引起塑性变形。钢材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允许超过屈服点。
  (3)第Ⅲ阶段:强化阶段(B—C)。钢材应力超过屈服点B以后,变形即迅速发展,进入(B-C)阶段,此阶段尽管钢材尚未破坏,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故设计中一般以屈服点作为强度取值的依据。从图中BC曲线逐步上升可以看出,试件在屈服阶段以后,由于钢材内部组织产生晶格畸变,钢材得到强化,其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又重新提高,故称(B~C)为强化阶段。对应于最高点C的应力称为抗拉强度,用fu表示。抗拉强度在结构设计上虽然不能应用,超过抗拉强度钢材会被拉断,但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即屈强比fy/fu,却有一定的意义。在一定范围内,屈强比小,则表明钢材在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结构的可靠性较高,较为安全。
  (4)第Ⅳ阶段:颈缩阶段(C~D)。应力一应变曲线超过C点以后,变形加快,应力迅速下降,钢材试件断面收缩,在D点被拉断,C—D颈缩阶段是钢材从拉伸到破坏的最后阶段。
  2.冲击韧性。冲击韧性是指在抗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材抵抗破坏的能力。
  3.疲劳强度。钢材在交变荷载的作用下,在远低于抗拉强度时突然发生断裂破坏,称为疲劳破坏。一般把钢材承受规定次数交变荷载发生破坏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4.硬度。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其他较硬物体压人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材料表面抵抗变形的能力。
  5.冷弯性能。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承受弯曲变形程度越大,说明钢材冷弯性能越好。
  (5)钢材的冷加工强化与时效反应。
  将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使之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强度明显提高,塑性和韧性有所降低,这个过程称为钢材的冷加工强化。
  钢筋冷拉是在常温下将其拉至应力超过屈服点,但远小于抗拉强度时即卸荷,这样在后期使用时,钢筋的强度有明显的提高。
  将经过冷拉的钢筋,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到100C—200C并保持2-3h后,则钢筋强度将进一步提高,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前者称为自然时效,后者称为人工时效。通常对强度较低的钢筋可采用自然时效,强度较高的钢筋则需采用人工时效。
  7.焊接性能。可焊性是指钢材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在焊缝及其附近过热区不产生裂缝及硬脆倾向,焊接后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强度不得低于原材料。
  钢材含碳量高将增加焊接的硬脆性,含碳量低于0.25%的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加入合金元素降低可焊性。
  (三)建筑常用钢材(熟悉)
  建筑工程用钢有钢结构用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两类。
  1.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用钢。
  (1)钢筋。钢筋混凝土中常用的钢筋为热轧钢筋,冷拉钢筋、热处理钢筋等,一般按外形可分为光面筋及变形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要有足够的强度,一定的塑性。可焊性和与混凝土要有足够的握裹力也是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的非常重要的要求。
  钢筋按直径一般有6、8、10、12、14、16、18、20、25、30mm等不同规格。
  钢筋按强度一般分为HPB235(1)、HRB335(Ⅱ)、HRB400(Ⅲ)、HBB500(Ⅳ)四个等级,屈服及抗拉强度逐级增加,塑性逐级降低。
  (2)钢丝及钢绞线。用于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预应力高强度钢丝是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盘条,经酸洗、冷拉或再经回火处理等工艺制成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具有强度高、柔性好、无接头等优点。施工简便,不需冷拉、焊接接头等加工,而且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钢绞线则是由高强度钢丝,绞捻后经一定热处理清除内应力而制成的。钢绞线主要用于大跨度、大负荷的后张法预应力屋架、桥梁和薄腹梁等结构的预应力筋。
  2.钢结构用钢。钢材中的型钢、钢板与钢管都是钢结构中常用的钢材品种。
  (1)型钢。建筑中的主要承重结构及辅助结构,组成各种形式的钢结构。
  (2)钢板。钢板有厚钢材、薄钢板和扁钢(带钢)三种规格。
  (3)钢管。根据制作方法,钢管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无缝钢管是由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制作,有热轧和冷拔两种。焊接钢管按表面处理的不同分为镀锌钢管和不镀锌钢管两种。无缝钢管主要用于地质钻探及输送各种液体、气体的工业管道等。焊接钢管一般用作输水管、煤气管、暖气管及结构零件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筑工程评估辅导:常用建筑材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