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8-4 12:07:07

Linux认证之将ntfs模块放入内核的方法

Linux认证之将ntfs模块放入内核的方法
一、找到编译内核所需要的.config文件。
在/usr/src/linux/configs目录下有若干编译内核所用的配置。选择我们想要的配置,将它复制到/usr/src/linux目录下,改名为.config。
cp /usr/src/linux/configs/kernel-2.2.16-i686.config /usr/src/linux/.config
二、修改.config文件,去掉不用的模块,加上自己想要的模块。
打开.config,有许多XXXX=m的项,这些都是要被编译为模块的项,因为我们不希望编译这些模块,所以要把XXXX=m的项统统去掉。然后再加上我们想要的模块,将#
CONFIG_NTFS_FS is not set 改为CONFIG_NTFS_FS=m 当然,可以用你熟悉各种工具来做这件事。
三、编译NTFS模块。
在/usr/src/linux目录下运行命令make modules来编译我们想要的NTFS模块。
四、安装NTFS模块。
编译后得到的ntfs.o在/usr/src/linux/fs/ntfs目录下,手动将它复制到正确的目录下。
cp /usr/src/linux/fs/ntfs/ntfs.o /lib/modules/2.2.16-22/fs/
这里的2.2.16-22是你的linux核心的版本号,请注意。
注意:千万不能运行命令make
modules_install,否则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它会删除你系统中的所有模块,只安装刚刚编译的模块(ntfs.o)。
五、载入NTFS模块。
运行命令depmod;modprobe ntfs 试着访问你的NTFS文件系统吧,祝你成功!
有些模块依赖于你的系统内核,所以不适用本文所提供的方法。还有些模块和其他模块有依赖关系。如果你不熟悉这些依赖关系的话,建议你在第二步去掉不用的模块选项后,通过make
menuconfig来加上自己想要的模块。
自己编译NTFS分区的模块(以2.4.18-3为例)
1.用uname -a [查看一下自己用的内核版本。]
2.用rpm -q kernel-source-2.4.18-3 [查看是否装了内核源程序。]
3.假定已经安装好了源程序,到/usr/src/linux-2.4.18-3/目录。
4.用make mrproper [清除多余的无用模块。]
5.用rpm -q –pf ‘%{ARCH}\n’ kernel-2.4.18-3
[看一下用configs下的哪个ixxx.config文件。(本机为i686)]
6.用自己熟悉的编辑器(vi)打开/usr/src/linux-2.4.18-3/configs/kernel-
2.4.18-3.i686.config查NTFS,将这两行改为config NTFS fs=m和config NTFS rw=m保存。
7.用make config 到NTFS时选m,其余的默认回车。[有的文章用make menuconfig或make
xconfig,但我在Redhat7.3下没有这两个?]
8.用自己熟悉的编辑器(vi)打开/usr/src/linux-2.4.18-3/Makefile文件,将EXTRAVERSION =


-Xcustom改成EXTRAVERSION = -X保存退出。(X为数字)
9.用make dep
10.用make modules SUBDIRS=fs/ntfs(这时ntfs.o已经产生)
11.用mkdir /lib/modules/2.4.18-3/kernel/fs/ntfs
12.用cp /usr/src/linux-2.4.18-3/fs/ntfs/ntfs.o 到刚才建立的目录。
13.用chmod 644 /lib/modules/2.4.18-3/kernel/fs/ntfs/ntfs.o
14.用depmod -a
15.用vi /etc/fstab加入以下内容
/dev/hdxy___/mnt/XXX___ntfs___noauto,user,uid=z,gid=z,umask=007,iocharset=cp936___0_0保存退出。[hdxy,x为IDE号a.b.c.d,y为分区号.XXX为自己起的名字.z为用户和组的ID号]
16.用时用mount /mnt/XXX退出用umount /mnt/XXX
全自动加载
如果是经常进行文件交换,希望一进入Linux就加载特定的分区而且又想把这一分区挂接到固定的目录的话,
你可以使用这种方式。
用任一文本编辑器打开/ect目录下的fstab文件,把
/dev/hda5 /mnt/win-c ntfs umask=0000 defaults,iocharset=cp936 0 0
/dev/hda3 /mnt/win-c vfat defaults,codepage=936,iocharset=gb2312 0 0
添加到最后一行后面,保存后退出。以后每次重新启动系统时都会自动加载。说明:“vfat”表示加载的是FAT32文件系统,如果是“msdos”则是FAT16文件系统,“ntfs”是NT的NTFS文件系统。要是不加umask=0000,就只有root可访问ntfs的盘了。
mount -o iocharset=cp936 -t ntfs /dev/hdaX /mnt
支持中文
mount用法(sakulagi)
fat32的分区 mount -o 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dev/hda7 /mnt/cdrom
ntfs的分区 mount -o iocharset=cp936 /dev/hda7 /mnt/cdrom
iso文件 mount -o loop /abc.iso /mnt/cdrom
软盘 mount /dev/fd0 /mnt/floppy
USB闪存 mount /dev/sda1 /mnt/cdrom
所有/etc/fstab内容 mount -a
可以指定文件格式“-t 格式”, 格式可以为vfat, ext2, ext3等。
安装与卸载有点不一样, 比如要 安装的文件为 ntfs-1.0.2.rpm
那么卸载的时候是:
rpm -e ntfs (说明:由于这一部分做的时候比较的简单,当时并没有做很详细的记录,大致就是安装了一个软件,改了一些文件而已,以上的这部分仅供参考而已,当你做完了这些你就可以成功的挂载ntfs但是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无法对ntfs的写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Linux认证之将ntfs模块放入内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