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3|回复: 0

[经济法基础] 2011职称考试资料整理契税法律制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2 18: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编提示: 财考网特意给学员们整理初级经济法相关的学习资料,希望给学员们带来更多的帮助!. _  ^: U5 q) J0 A* u
3 e2 l+ y* ^# D. B$ i/ c2 C

' r5 G& A5 X8 w% i2 I
: x4 r& F  ]  \  一、契税   ]" m  e* B7 h; j# C5 g
  |8 i9 c+ V7 o" Z" Y( m3 e- |& l
  契税是国家在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按照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合同(契约),以及所确定价格的一定比例,向权属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
7 q+ m$ \. R. H/ M# s6 L9 |+ O( A1 Q% J3 [; ]
  二、契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 ]+ Q! }5 q/ M" L
! W$ `1 v: {7 Z; `$ z9 @/ ?) z+ a4 |5 A- |. [
  (一)契税的纳税人
2 z# u5 q0 K3 `% @% I2 v/ c% R& R; c5 h( {5 h, y
  契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承受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单位和个人。
/ T+ ^) Q8 Z, o( S/ s+ z! A
8 o; x2 ^5 I2 E; X7 ^" Z  (二)契税的征税范围 0 ?9 O# ~8 v! X! r! z1 D% W( Q
: B) u( }7 F% X! T( o( c6 [
  契税以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行为作为征税对象。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
; X4 Q* t8 ^4 G+ i
% e5 i/ O1 O( `/ @* r% T  土地、房屋权属变动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形式,如典当、继承、分拆(分割)、出租或者抵押等,不属于契税的征税范围。
$ _1 y7 I( o, z' b( M; \, t2 [
8 y- {$ L% [  J  三、契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 i$ Z5 _- W' h  m# N: V
( J/ L: G4 M5 C8 r0 P# R  (一)契税的计税依据 9 p+ e# J: P* s/ _

% S7 J8 s5 W3 }& n/ K( z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以成交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0 R7 J: `9 P4 c; t

# B8 ~: l! ?) c6 s0 p/ M* n  2.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6 b( y1 s6 g9 d  s" U5 q- e
" p9 {% W9 l. h. G, g
  3.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以交换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差额为计税依据。
: h1 [4 v! |) k6 n$ {; g, k  n' B' q3 u8 d0 K0 x/ [
  4.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应补交的契税,以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土地收益作为计税依据。
1 R$ G) L% W, w" }% C) W/ N: c. ~$ w5 T& X5 Y, q' X3 d
  (二)契税的税率
; d; l1 [' ?6 v# v  L( ?2 }  X( g' B+ s/ f
  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并实行3%~5%的幅度税率。 1 x9 |) d8 e; m6 n) l0 C
0 {. l; |3 b/ B: U2 ~0 P9 D& q. Z: c
  (三)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 Z2 v" f8 b) b! Q6 _1 B
& B: G6 P4 ]/ Y+ T6 L% M7 S6 L$ T
  契税应纳税额依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适用税率和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计算征收。其计算公式为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0 R: i! p7 n* O. s& k! X
- _/ W/ u) F, Z+ V9 W9 o
  四、契税税收减免
4 I1 N4 g4 A1 l' ]) L8 [% \% m) Y3 t7 ~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契税。 9 R& }9 s3 I! ]" U/ G( ^5 A

, q' B# I+ C. z2 P4 I% T1 _; A) e3 l# }& `  2.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免征契税。
5 s$ r/ X5 s4 E% Y) r' v) v% {  x8 `. C6 h7 I. y) Z& }  ^
  3.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准予减征或者免征契税。 0 N) p/ i8 W5 Z" S% C
' E6 ^7 t2 d# t9 Y/ C1 l
  4.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用、占用后,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是否减征或者免征契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 T/ [/ K# i4 O6 [+ g! T9 B" c  Y) [  T: X, V
  5.纳税人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免征契税。 ( n, Z+ ^5 w8 ~7 D
, v: x0 T3 E, a: O  l' b4 \- o
  6.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以及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双边和多边条约或协定的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联合国驻华机构及其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外交人员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经外交部确认,可以免征契税。 ' W9 `7 n! B8 e$ y: Y# b9 _
- H6 ]- C# ?5 y# N% _& G
  经批准减征、免征契税的纳税人,如改变有关土地、房屋用途的,则不再属于减征、免征契税范围,应当补缴已经减征、免征的税款。
) c5 B* Y6 p8 e5 K
8 i# e  f" B+ l. \6 N/ M8 D  五、契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 ) s6 ^( b9 j% _3 n

9 `; h8 _) b, \) [3 `. t* q+ a" W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5 f, e: A7 u4 T6 w6 A- A- ]
5 P' [* {+ t$ Q6 [% Z6 f- A: H
  契税的纳税环节是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c' x5 k+ [. X2 ^2 g/ d5 J3 m
2 o# M2 L7 V7 ^1 j  M% @  (二)纳税地点 0 p# ^2 l( K/ o$ K; n) P$ @2 o
/ u% P6 m8 V5 J# o  k: ~
  契税实行属地征收管理。纳税人发生契税纳税义务时,应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税务征收机关申报纳税。
. B- G, ^5 H0 a& y4 G+ A5 P
; G& p- ~. T: p6 w3 S9 w) x' ^  (三)纳税期限 - k& l# [& }  b% }; g, e
- O& x$ I/ j- E) P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l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税收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税收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 K% q' ^! x- m+ T. w
3 m3 t6 Q' O) h" P3 f
4 z8 [# t3 ?3 b; ~ & H  p2 U- X7 F/ B6 X2 O, o.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4 20:13 , Processed in 0.4592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