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回复: 0

[葡萄牙语] 巴西人 听不懂中国人葡语的个案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8 09: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J# d, f' `& v/ d
1、字典误导
. t+ \- h3 }& n+ V+ Y记得来巴西的第3个月,我去医院配眼镜,当我付钱取眼镜,并让对方给我发票时,我说Pode me dar fatura ?然而说了半天,那个漂亮的巴西小姐就是听不懂,嘴里不停重复”fatura ?”,”o que é fatura ?”(fatura是什么东西?),最初我还怀疑我是否用词错误,掏出随身携带的葡英字典,找到英文“发票Invoice”,对应的葡语正是“fatura”,我心想我没错啊,怎么对方听不懂呢,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进来一个懂英语的顾客,解释说fatura就是nota fiscal,巴西人将发票一般称为nota fiscal,尽管在书面语中用到fatura,但在口语中几乎没人用。
! K% Q* ^1 \" o$ f类似的例子我亲历的还有,假如你说某个人喝多了,喝醉了,查葡英字典你会发现是”ébrio”,”embriagado” ,可是很多巴西人听不懂这两个单词,或者觉得你用的词太生僻,因为他们只用”bêbado “;再比如,“抱怨”巴西人只说“reclamar”,尽管字典中也有“queixar”。“大学”巴西人使用“faculdade”更甚于“universidade”。
# u- G& C0 ?# k0 d" Z, e$ r2、用词搭配不当
; [4 v" Z) b2 F( |4 T( }很多葡语词组是约定束成,作为外国人只能是入乡随俗。就如汉字“英国”,你不能写成“阴国”一样。
' ]" F, `$ t% Y9 z3 e# Y: ~词组搭配不当,是造成中国人与巴西人沟通的主要障碍。比如巴西人说“扔垃圾”是jogar lixo,你不能说成tirar lixo;“烧茶水”是fazer o chá,而不是cozinhar o chá;“照相”是tirar fotos,你不能说sacar fotos,尽管在西语中sacar fotos是对的;“划船”是andar o barco,你不能说jogar o barco;“打电话”是tocar o telefone,你不能说jogar o telefone;“解答疑问”是tirar dúvidas,而不是responder dúvidas;“打车”是pegar o táxi,你不能说jogar o táxi。“进球”是fiz o gol,你不能说entrou o gol。“止渴”是matar a sede,你不能说terminar a sede。“电线断了”是o fio soltou,很少人说o fio quebrou;另外, “挨饿”巴西人更常说passar o fome;“冒险”常说correr o risco。这些都需要靠日常作笔头记录,而非仅靠大脑记忆。作为外国人,你使用的动词不对,要么就是别的意思,要么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词组搭配,巴西人当然不明白了。
: d% t' }( C, H! F  Y/ a3、想当然 6 l, w# I6 x" `1 w
有一次我与巴西朋友一起去Goias州著名的温泉城Caldas Novas市,我陪她在市政府办事,我看见一个部门招牌上写道Tesouraria,我知道Tesoura是“剪刀”的意思,心想Tesouraria肯定与剪刀有某种亲缘关系,难道堂堂政府机关还提供卖剪刀的服务,怀着好奇心走过去一看,不对呀,一点也不像个小卖部。于是我问在里面服务的小姐,”aqui vende tesoura ?”,”tesoura ?”对方惊异的表情证明我可能又出错了。可是我不甘心,我指着他们的招牌振振有词的说,你们这儿不是写着tesouraria吗?对方哈哈大笑,好不容易我才明白原来Tesouraria是“出纳处”的意思。 5 e# d" B# A% S2 r
4、文化差异
5 ^( _+ }( ^' P& A) g2 h在巴西利亚大学上葡语课时,我的葡语老师安娜.保拉(Ana Paula)对我说出的一些中国式成语、俗语只能明白一小部分,大部分是不明白的。比如,有一次我针对巴西犯罪率高的问题提出象中国一样实行死刑,我记得先说的是“杀鸡给猴看”(matar o galo na frente de macaco para assustar-lo),安娜一脸茫然,搞不懂犯罪与鸡呀猴呀有什么关系。我抓耳挠腮想了半天也解释不清楚,我旁边的日本同学与韩国同学倒是先懂了。他们说了句类似“杀一儆百”的话才帮我解了围。 ) G% L1 C8 t! \2 a% y8 G6 _1 E  _
可是有一次在Park shopping购物,我说的一句中国土语,令我的巴西朋友大呼精彩。在商场里,我的朋友Luciana指着一个脸上化妆品抹得不均匀的女人说她mal cuidada,即太不小心,出门前也不好好照照镜子,我说了句“驴粪蛋上下了一层霜”(parece as geadas acima da merda de burro),不过这句话也太损人了。 ' C$ I3 ^% A1 u2 t
中巴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因此在同巴西人交流时,在使用精彩的中国式成语、俗语、谚语前一定要仔细思量对方是否可以明白。5 m4 q  {* P; v: u+ m+ `
5、阴阳性错误 + [, B8 ?/ D3 Y% [" u3 f
很多中国人以为名词或形容词后缀为o是阳性,a是阴性。但实际上有很多特例。比如foto以o结尾却是阴性,diploma以a结尾却是阳性。还有些单词从字面上看不出阴阳性,如parede,bilhete ,bambu等,这就需要记忆。有一次,我买地铁票,我想买2张,我说“duas bilhetes”,而且我说的一字一顿,吐字异常清晰,可是售票员小姐就是不明白。后来,我试着改口称“dois bilhetes”,对方立马明白了。原来bilhete是阳性,而非阴性。
" a# R0 l7 g' e6、时态错误
2 {- U) j6 _: O8 i“你多大”(Quantos anos ele tem) 与“你那时多大”(Quantos anos ele tinha)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是很多中国人却统统用前者,这就造成巴西人不理解。比如有一次,安娜老师建议我们去看一部反映一位巴西流行音乐家Cazuza的电影,我记得当时我问老师“Quantos anos ele tem”,说了几遍这句简单的话,安娜好像也不懂。我的德国同学说,Cazuza已经去世了,所以你应该这样问“Quantos anos ele tinha ”。 ; q2 v: \& R, {7 B2 y/ D8 |
还有,很多中国人表达几年前或孩提时发生的事,也习惯用现在时,比如说“当我小时候”(quando era crianca ,可是经常有中国人这样说,quando sou crianca。这样说巴西人只明白单词,却不明白你要表达的意义。再比如一个中国人现在已经30岁,当他说15岁发生的事情,好些中国人这样表达quando eu tenho 15 anos,你这样说,巴西人当然觉得突兀怪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6 11:52 , Processed in 0.1566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