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回复: 0

[模拟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部分试题解析(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08: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郁证总的治法是
  A 疏肝解郁
  B 化痰散结
  C 养心安神
  D 养血柔肝
  E 疏通气机
  考题解析:郁证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而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正如《医方论?越鞠丸》中所说:“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因此,疏通气机为郁证总的治则,故E为正确答案。而A、D均单纯强调肝而未言及五脏;B特别强调痰;C则重视心神,故都是不对的。
  12.与胃痛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A 肝、脾、胆
  B 肝、脾、胃
  C 肝、脾、肾
  D 肺、脾、胃
  E 肺、肝、胃
  考题解析:胃痛的病位主要在胃,不论外感、内伤及胃,均可导致“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然从五行生克关系来看,胃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胃)”。肝木偏旺或土虚木乘或土壅木郁均可致肝胃不和而生胃痛。胃与脾互为表里,共主升降,胃与脾相互影响,在致病上也有因果关系,故B应为正确答案。而其余A、C、D、E均不够准确。
  [A1型题]
  13.下列哪项不是胃痛脾胃虚寒证的表现
  A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
  B 空腹痛甚,得食痛减
  C 手足不温
  D 遇寒痛增,暴作
  E 泛吐清水
  考题解析:胃痛之脾胃虚寒证,由于阳虚而生内寒,气血不通故胃痛隐隐。内寒得温而散,气得按而行,故脘部喜温喜按。胃虚得食,能产热助正以抗邪,故进食痛减。脾主四末,阳气不足不能达于四末,故手足不温。脾主运化,脾阳不振,寒湿内停,故泛吐清水。脾胃虚寒是属慢性久病,非受寒直中之寒实之证,故不是遇寒痛增,暴作之象,此点可以排除。故标准答案为D.
  14.呕吐、反胃、呃逆三者在病机上的共同点是
  A 升降失司
  B 肺胃气逆
  C 肝胃气逆
  D 饮邪上逆
  E 胃气上逆
  考题解析:呕吐病机虽有虚实之别,总由胃气上逆使然;反胃为一种类别之呕吐,其病机虽也为胃气上逆,但其根本在于脾阳虚衰,清阳不升而浊阴不降,气机升降失司所致;呃逆之病机在于胃气上逆动膈,是肺胃之气逆所成。以上三者病机虽不尽相同,而在胃气上逆这一点上是共同的。故E为正确答案,其余选项可以排除。
  15.呕吐实证,因邪气犯胃,浊气上逆所致者,其治法是
  A 和胃理气,降逆止呕
  B 理气疏肝,和胃降逆
  C 祛邪化浊,和胃降逆
  D 和胃降逆,消食导滞
  E 理气化痰,和胃降逆
  考题解析:题中所言邪气犯胃,浊气上逆而引起的呕吐,治疗应以祛邪化浊,和胃降逆为法,故C是正确答案。而A未提及祛邪,B偏于疏肝,D重于消食导滞,E突出理气化痰,故均非本病的正选大法。
          
  16.泄泻发病的重要因素是
  A 肝脾不和
  B 脾胃虚弱
  C 脾虚湿胜
  D 脾肾两虚
  E 脾失运化
  考题解析:泄泻发病因素虽多,但中医认为其实证与湿胜关系密切;虚证则以脾虚最为关键。正如《难经》所言“湿多成五泄”、《景岳全书》所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故C为正确答案。而A只强调肝脾,未提及标实;B只重视脾虚而忽略湿胜;D偏重脾肾,也未提及标实湿胜;则E与B雷同,故不能完整概括泄泻病机,应视为错误。
  17.内伤头痛的主要病位在
  A 肝、脾、胃
  B 肝、心、脾
  C 肝、脾、肾
  D 心、肝、肾
  E 胆、肝、脾
  考题解析:“脑为髓之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濡养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布气血上充于脑,故内伤头痛,其病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具体而言,本病因于肝者,一是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空,而为头痛;一是火盛伤阴,肝失柔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致头痛。因于肾者,多由禀赋不足,肾精欠亏,脑髓空虚而致头痛;亦可阴损及阳,肾阳衰微,清阳不展而为头痛。因于脾者,多系饥饱劳倦,或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失血之后,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而致头痛;或饮食不节,嗜酒肥甘,脾困不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窍,阻遏清阳而致头痛。故正确选项为C.
  18.下列哪项概括了眩晕发生的病机
  A 痰、热、风、湿
  B 风、火、痰、虚
  C 火、气、血、虚
  D 风、痰、气、血
  E 风、火、血、虚
  考题解析:眩晕的发生,自古多有论述,概括起来不外风、火、痰、虚。《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之动,有虚实之分,肝阳化火,生风为实;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生风为虚。《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之说。《景岳全书?眩运》有“无虚不作眩”之论。《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指出:“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旋转”。故正确答案为B.
  19.下列哪项不是水肿发病的常见原因
  A 风邪外袭
  B 湿毒浸淫
  C 饮食劳倦
  D 房劳过度
  E 情志内伤
  考题解析:水肿的发生主要缘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情志内伤所及脏腑为肝,其与水液代谢障碍关系不大,故E为标准答案。A与肺有关,B与肺脾有关,C与脾胃有关,D与肾相关,故均为水肿的常见病因,可以除外。
  20.消渴之下消证,若出现阴阳气血俱虚证,治疗应首选
  A 补中益气汤
  B 六味地黄丸
  C 归脾汤
  D 鹿茸丸
  E 金匮肾气丸
  考题解析:鹿茸丸从药味组成,可以看出其具有气血阴阳俱补之功效。方中参、芪、熟地补益脾胃化生气血。麦、味、茸、补骨脂、肉苁蓉滋阴助阳。其它方剂均没有这种多方面的功能。补中益气汤主要益气升阳;六味地黄丸专主滋阴益肾;归脾汤补益心脾,功在益气养血;金匮肾气丸又是阴阳双补之剂。故此四种方剂均达不到鹿茸丸气血阴阳全照顾的功能,视为不正确。标准答案为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2 13:38 , Processed in 0.3981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