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复习指导] 2011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指导:分期辨治百日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12: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毕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回声。本病传染性强,任何年龄皆可患病,但以5岁以下小儿为多。全年均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较多,多为散发,也可流行。本病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婴幼儿易发生肺炎、脑病等并发症。
   中医学对本病症状的描述,在历代儿科著作中记载颇多。因其具有传染性,故称为“疫咳”,又因其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亦称“顿咳”、“顿呛”、“顿嗽”。
   辨证论治
  ?1.初咳期
   证候:微热,喷嚏,咳嗽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偏于风寒者,伴恶寒,痰稀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紧;偏于风热者,伴咽红,痰稠不易咳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宣肺。
   方药:桑菊饮或杏苏散。主要药物: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连翘、薄荷、甘草、苇根。
   属风寒轻证者,选用杏苏散加减以辛温发散、温肺化痰。热邪偏重,咳嗽较剧者,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味以宣肺清热、化痰止咳。痰稠不易咯出者,加用天竹黄、鲜竹沥、瓜蒌仁等清化痰热。
  ?2.痉咳期
   证候:咳嗽阵作,昼轻夜重,咳时面红耳赤,涕泪交流,甚至吐出乳食痰液后,痉咳方可暂停。剧咳时可见痰中带血丝,甚则鼻衄或结膜下出血,可见舌系带溃疡。舌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泻肺镇咳。
   方药:桑白皮汤。主要药物: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黄芩、黄连、山栀。
   若痉咳频作,加白僵蚕、蜈蚣解痉镇咳;呕吐较重者,加代赭石、枇杷叶、竹茹降逆止呕;痰多黏稠者,加海蛤壳、天竹黄清热化痰;便秘者,加大黄、玄明粉泻火通腑;咯血、衄血,加白茅根、侧柏叶、三七凉血止血;双目红肿者,加龙胆草清泻肝火;胁痛者,加柴胡、郁金、桃仁疏肝活血;昏迷、抽搐者,加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止痉开窍。
  ?3.恢复期
   (1)脾气亏虚
   证候:形体虚弱,咳声低微,痰多稀白,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偏淡,苔薄白,脉沉有力。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主要药物:党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生姜、大枣、甘草。
   若易出汗,反复感冒者,加黄芪、防风益气固表;大便溏薄者,去杏仁加煨木香、炒薏苡仁健脾渗湿。
   (2)肺阴亏虚
   证候:形体虚弱,干咳少痰,两颧发红,手足心热,盗汗。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麦冬汤。主要药物:沙参、麦门冬、玉竹、甘草、桑叶、白扁豆、天花粉。
   若汗多者,加牡蛎、浮小麦敛汗护阴;便秘者,加火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3 06:46 , Processed in 0.2302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