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回复: 0

[模拟试题] 201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13: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并发
  A.视网膜病变
  B.心脑血管病变
  C.神经病变
  D.酮症酸中毒
  E.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
  答案:B
  解析:2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并发冠心病、脑血管病。
  糖尿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约占80%,并使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减少1/3.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发率和病死率为非糖尿病人的3.5倍,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由于血糖升高,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糖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及损伤,从而引起大量内皮素释放,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指数上升。
  2.高血压脑病是指()
  A.高血压过高引起的头痛
  B.脑血管破裂出血
  C.脑血栓形成
  D.普遍而剧烈的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水肿
  E.肢体偏瘫,失语不可恢复
  答案:D
  解析:高血压脑病本病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太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或恶心高血压、子痫、铅中毒、柯兴综合征、嗜铬细胞瘤、醛固酮增高症等。
  发病机理不表,有两种学说:①脑血管过度调节或脑小动脉痉挛学说:动脉压极度增高,脑小动脉痉挛,使流入脑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缺血,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和破裂。②脑血管自动调节崩溃学说:即血压达到一定上限时,自动调节机理破坏,结果脑血流量增加,血浆渗出增高和发生毛细血管坏死,点状出血与脑水肿。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1.患者,男,60岁,无痛性便血1周,大便为果酱样。最常见的原因为()
  A.结肠肿瘤
  B.肠套叠
  C.克罗恩病
  D.美克儿憩室
  E.溃疡病
  答案:A
  学员提问:我选的是B.
  解析:早期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可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视。当时作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中、晚期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因血液的粪便均匀地混合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
          
  2.疮疡溃后脓水不净,经内服、外敷治疗无效而形成的瘘管和窦道。其治法是()
  A.挂线法
  B.结扎法
  C.砭镰法
  D.挑治疗法
  E.针灸法
  答案:A
  学员提问:何为砭镰?适用范围?
  解析:砭镰法俗称飞针,是用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患处浅刺皮肤或粘膜放出少量血液,促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适用于急性阳证疮疡,如丹毒、红丝疗等。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1.关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已近绝经期的患者可保守治疗
  B.长期剧烈痛经者应行子宫全切术
  C.年轻患者可用高效孕激素治疗
  D.假孕疗法无效
  E.服用布洛芬仅为对症治疗
  答案:C
  学员提问:应该用什么治疗?
  解析:应视患者年龄、症状和有无生育要求而定。
  一、药物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本病的有效药物。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症状较轻或近绝经期患者可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可缓解症状,并使子宫缩小,但停药后易复发。
  二、手术治疗症状严重、年龄偏大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卵巢是否保留取决于卵巢有无病变和患者年龄。对子宫腺肌瘤的年轻患者或有生育要求者可行病灶切除术,但术后易复发。经腹腔镜行骶前神经切除术和骶骨神经切除术,约80%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或消失。
  三、中药治疗可参照痛经、癥瘕、月经过多等病辨证治疗。
  2.患者因停经8个月就诊,小腹胀痛拒按,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最佳选方是()
  A.逍遥散
  B.柴胡疏肝散
  C.加味乌药散
  D.血府逐瘀汤
  E.少腹逐瘀汤
  答案:D
  解析: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人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人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患儿,男,4岁。胸闷憋气,神疲乏力,时觉心前区疼痛,活动后诸症加重。2周前曾患流行性腮腺炎。查心电图: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为明确诊断,下列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培养
  C.血病毒分离
  D.血沉
  E.血心肌酶
  答案:E
  学员提问:那么C呢,分离出病毒不就确诊了吗?
  解析:病毒性心肌炎是青壮年、儿童常见的心肌疾病,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发病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心电图检查缺乏特异性,病原学检查非常困难,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因此,实验室检测心肌酶谱(CK、CK-MB、GOT、LDH、α-HBD)便作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重要指标。血病毒分离检查只能确定病因,因此,检查肌酸激酶(CK)的心肌同功酶(CK-MB)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受损的情况。最佳答案选E.血心肌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4 16:51 , Processed in 0.2584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